【廣告】
中國天文學(xué)發(fā)展的歷史是悠久的。到漢代已有蓋天、宣夜和渾天等學(xué)派。蓋天說認為,天如蓋,蓋心是北極,天蓋左旋,日月星辰右轉(zhuǎn)。宣夜說認為天無定形,日月星辰"自然浮生虛空之中",并不附著于"天體"之上。渾天說認為天如蛋殼,地如蛋黃,天地乘氣而立,載水而行。
宣夜說后來不幸失傳了,蓋天、渾天兩說并行,競相爭鳴,比較科學(xué)的渾天說漸占上風(fēng)。同時,觀測天象的儀器也不斷出現(xiàn),如武帝時洛下閎制造了渾天儀,宣帝時耿壽昌又造了渾天儀,和帝時崔瑗的老師賈逵更制造了黃道銅儀。
據(jù)《晉書·天文志》記載:"漢秘書郎郗萌記先師相傳云:"天了無質(zhì),仰而瞻之,高遠無極,眼瞀精絕,故蒼蒼然也。譬之旁望遠道之黃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窈黑,夫青非,而黑非有體也。日月眾星,自然浮生虛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須氣焉。是以七曜或逝或住,或順或逆,伏見,進退不同,由乎無所根系,故各異也。故辰極常居其所,而北斗不與眾星西沒也。攝提、填星皆東行,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遲疾任情,其無所系著可知矣。若綴附天體,不得爾也。""由此可見,宣夜說認為,所謂"天",并沒有一個固體的"天穹",大型渾天儀模型,而只不過是無邊無涯的氣體,日月星辰就在氣體中飄浮游動。因此,宣夜說是中國古代一種樸素的宇宙觀念。
宣夜說的歷史淵源,可以上溯至戰(zhàn)國時代的《莊子》?!肚f子·逍遙游》:"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邪?"就用提問的方式表述了自己對宇宙的猜測。也是戰(zhàn)國時代,道家中的宋钘和尹文一派就提出了樸素的元氣學(xué)說,把宇宙萬事萬物的本原歸結(jié)為"氣"。這"氣",大型渾天儀,可以上為日、月、星辰,下為山、川、草、木。同時,名家的惠施
企業(yè): 河北鼎泰雕塑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
手機: 15188937799
電話: 0312-4980101
地址: 唐縣田家莊工業(yè)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