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彌勒佛銅像一般都是大肚能容、笑口常開的姿態(tài)。大肚盤坐、喜笑顏開的彩繪彌勒佛銅像形態(tài)始于元代,在民間流行。但當時古代皇室崇奉藏,銅佛像,所以在故宮常見的為藏傳彌勒佛造像。
藏傳對于密宗彩繪彌勒佛像的原始風貌保持的很好,可以接近其本身應有的形態(tài),一般為金黃色身相,紺青色螺髻和肉髻,銅佛像批發(fā),袒露右臂,雙手結說法印于胸前,結跏趺坐在蓮花上,也有頭戴五葉天冠的菩薩相,跟漢傳的彌勒佛有很大差別。
隨著時間發(fā)展,漢傳佛像儀軌并不像藏傳的“硬性”嚴謹,除了漢寺廟中擺放的佛像,漢傳佛像創(chuàng)作化繁為簡,以“神”達“意”。很多文人雅士都是即席揮毫,創(chuàng)造出很多畫面詼諧、飽含哲理的畫像。
在民間貼金彌勒佛銅像的作品中,銅佛像廠家,我們常??吹降膹浝辗鹦诔i_,寓意著積極樂觀,無憂無慮,和藹可親;大肚皤腹,寓意大度寬容,與人為善;輕松自在,顯示了他平民化的身份,拉近了與老百姓的距離。這些精神風貌,也是我國人民所追求和期望的。
這座世界的露天坐姿彌勒銅佛像正是雪竇山的重要景觀之一,在整個景區(qū)之中位于十分顯眼的位置,也正是因為這尊坐姿彌勒銅佛像的存在,使得雪竇山成為了我國文化的之一,在世界。在當地關于彌勒佛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曾經彌勒佛化身為布袋和尚,在人間修行。而他選擇的修行之所就是距離雪竇山風景區(qū)不足22公里的奉化,彌勒佛所幻化的布袋和尚同樣形體肥胖,在當地四處游歷,沒有固定的住所。他不僅能夠幫助人們預告天氣,還能夠為人們預示命運,而且其判斷十分,因此獲得了人們的敬仰。布袋和尚在當地行善多年,終在此,也正是他之后,人們才得知他就是傳說中的彌勒佛轉世。為了紀念布袋和尚,也就是彌勒佛,人們在此修建了這一尊彌勒佛的雕像。整座雕像的高度達到了56.74米,單單是銅制的佛身部分高度都達到了33米,為了完成這一佛像的修建,工程隊一共耗費了500多噸的青銅,在佛像的內部還使用了一千噸以上的鋼架作為支撐,這才有了如此雄偉的佛像建筑。整座佛像歷時三年的時間建成,貼金銅佛像,至今為止已經屹立了十幾年了,但是依舊挺立,幾乎沒有任何破損。
彌勒銅佛像彌勒佛(即彌勒菩薩,寺廟彌勒銅佛像供應商,也叫彌勒菩薩摩訶薩)(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譯為慈氏,音譯為梅呾利耶,在大乘------中,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摩訶薩,是世尊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未來將在娑婆降生修道,彌勒銅佛像成為娑婆的下一尊佛(也叫未來佛),即賢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企業(yè): 唐縣博雅雕塑工藝品銷售有限公司
手機: 15833335930
電話: 158-33335930
地址: 河北-唐縣-田家莊工業(yè)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