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銅鼎的政治價值對奴隸主來說,更是猶如命根子一樣重要,極其受重視。不難看出,楚莊王所問的周王朝的九個鼎,是周朝國家社稷的寶物,統(tǒng)治權力的象征,誰占有它就意味著擁有王權,失去它就意味著失去了王權。從王孫滿的答話中可知,九鼎最早屬于夏王朝,九鼎象征著九洲。以后“桀有亂德,云南大型銅鼎,鼎遷于殷”,又“商紂暴虐,鼎遷于周”。文獻記載說明夏、商、周王朝政權的更替過程中,都曾以后代奪了前代的鼎,作為舊王朝覆滅、新王朝建立的象征。
更多了解,歡迎咨詢唐縣領航工藝品廠。
鼎,一言九鼎,形容言語極有分量,能起決定性作用;三足鼎立,鼎原本的形狀就是有三個角,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一般指三國時期(220—280年)時期的魏、蜀、吳三國。
從上面兩個詞語的解釋來看,大型青銅鼎,鼎這個字代表的內(nèi)容很豐富,賦予的意義也是極大的。
在古代,政治、王權的象征之物就是銅鼎,這樣一來也就代表著貴賤等級制度。下等是不可以使用任何有關于鼎的器物,這一現(xiàn)象一直影響整個封建社會。就像,一些貴族在死后用鼎來隨葬,來表示身份的高貴。
祭祀,廣場大型銅鼎,在古代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儀式,人們會祈求上天,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等等。銅鼎也會出現(xiàn)在祭祀上,而且還是作為重要之物,用以祭天祀祖,祭天來求國泰民安、人丁興旺,緬懷先祖豐功偉績,表達敬慕之情。
銅鼎簡介
雙耳,底部三足已開始向西周晚期的獸蹄形演化,顯得沉穩(wěn)堅實。紋飾是三組對稱的變體夔紋和寬闊的竊曲紋,線條雄渾流暢。由于竊曲紋如同浪峰波谷環(huán)繞器身,因此又叫波曲紋。鼎腹內(nèi)壁上銘文共28行290字,為西周大篆的典范之作。內(nèi)容分為兩段:一段是克對祖父師華父的頌揚與懷念,贊美他有謙虛的品格、美好的德行,3米大型銅鼎,能輔協(xié)王室,仁愛萬民,管理國家。
更多關于銅鼎詳情請撥打領航服務熱線:
企業(yè): 唐縣領航工藝品廠
手機: 13730161696
電話: 0312-4980718
地址: 保定市唐縣田家莊工業(yè)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