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月季枝枯病發(fā)生規(guī)律:病菌在莖枝的患病組織內(nèi)越冬,有性階段于翌年早春在病枝上形成。隨后由產(chǎn)生的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借風雨和水濺傳播成為初浸染源。一般通過休眠芽或傷口侵入而較注從無傷表皮侵入。整個生長季主要由分生孢子浸染、傳播和為害,有再浸染。 由于病害主要從傷口侵入,病菌的分生孢子萌芽和生長的適溫度較高,為28-30℃,故夏季發(fā)病較重。干旱脅迫會使病害加重,這主要可能由于寄主受旱抗性降低之故。
月季枝枯病防治方法
1、及時修剪病枯枝燒毀。臺風雨后的傷拆枝也應剪除,剪切口盡量靠近腋芽處,并應連同部分健枝同時剪去。晴天修剪,傷口易干燥愈合。剪口用1:1:15硫酸銅、石灰、水的波爾多漿涂抹更佳。
2、修剪后應即噴藥保護,藥劑可選用50%多菌靈800-1000倍液,0.2%代森鋅與0.1%苯來特混合液。
盆養(yǎng)月季花怎么松土?
溫柔型:用小的硬器,插入到土里,輕微晃動,然后換個地方,逐漸松過。2.破壞型:直接將大塊盆土進行,注意離開根系,不要直接從根部附近操作。兩種情況都應該注意首先要在盆土干燥的情況下操作,其次操作完成后及時澆灌透水。盆栽月季一般不提倡松土,其通透性主要靠盆土本身來解決,良好的盆土在配制過程中就摻入了很多疏松物質(zhì)。
月季花什么時間剪枝?
月季修剪于每年12月后,月季葉落時要進行一次修剪,留下的枝條約15厘米高,修剪的部位在向外伸展的葉芽之上約1厘米處,并同時修去側枝、病枝和同心枝。5月后每開完一次花,就修去開過花的這根枝條的2/3或1/2,這樣便會有更多的再生花芽的機會。如要花朵開得大,也可在花蕾多時摘去一部分,既可使營養(yǎng)集中,又能達到延長花期和分批開放的目的。家庭養(yǎng)月季其實花后都要修剪,這樣花才開的大。
月季花溫度是多少?
溫度:性喜溫暖,怕炎熱,較耐寒。適合月季花的生長氣溫:22~25℃。(PS:適溫度白晝15~26℃。夜間10~15℃)。
施肥不當花少,花小且枝條細弱,是缺肥的表現(xiàn)。針對其所缺乏的元素補施肥料,同時配合施用其它元素肥料,以提高該元素的利用率。對于某種元素嚴重缺乏,且根系受損,或需施微量元素時宜進行葉面施肥,其濃度掌握在0.3%-0.5%為宜。施肥時間選在傍晚,從葉背面噴施。為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可加施植物活力素促使植株盡快恢復正常。正常情況下,月季花多,需肥量大。施基肥應在冬季修剪后到萌芽前進行。應施足有機肥,施肥范圍在冠徑外圍,深度為20至30厘米。生長季節(jié)要多次追肥,展葉期、盛花后、8月初要追肥,追肥以氮、磷、鉀為宜。
修剪不當修剪分為生長季修剪和冬季修剪。生長季修剪一是花后及時剪去花梗、枯死枝,剪除嫁接植株基部萌發(fā)的砧木蘗條。二是在前一茬花謝20天后,對開過花的當年生枝留8至12個芽短截,則可獲得高質(zhì)量的花枝。冬季修剪,是為了促進枝葉養(yǎng)分的充分回流,于霜后3至4周進行。修剪總的原則是剪除病蟲枝、細弱枝,疏除平行枝、過密枝、內(nèi)向枝,去直留斜,弱樹弱枝強剪,壯樹壯枝輕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