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易碎:要概括玻璃比陶瓷更脆,這并不容易。因為有一種叫做白云瓷的陶瓷,其強度并不比石膏大很多。你可以用更大的力量壓碎杯子的嘴。在玻璃中還有一類叫做硼硅酸鹽玻璃,類似于鋼化玻璃。它也是近年來用作玻璃茶具的主要材料。在通常的材料中,玻璃比陶瓷更脆。通常陶瓷茶有間隙,幾乎不可用。但是玻璃破碎了,無法使用。 2.導熱系數(shù):陶瓷的導熱系數(shù)比玻璃的導熱系數(shù)差。如果將熱水倒入陶瓷杯和沒有杯子的玻璃中,則玻璃的熱傳遞對手不利。但陶瓷茶具可以緩慢傳熱而不會變熱。同樣,陶瓷茶具,玻璃杯中的茶會更快冷卻,不利于保溫。因此,許多玻璃茶具通常是雙層絕緣的或帶有杯柄。 3.安全:不從事制造業(yè),但在出口玻璃產(chǎn)品時無需檢查產(chǎn)品。陶瓷產(chǎn)品的出口受商品檢驗。陶瓷玻璃是安全的,但如果沒有玻璃,胚體暴露,會有輕微的鉛,鎘釋放。
茶壺在明代得到很大的發(fā)展,在此之前有流、帶把的容器皆稱之為湯瓶,亦謂偏提,陶瓷 茶具 茶盤,到了明代真正用來泡茶的茶壺才開始出現(xiàn),壺的使用彌補了盞茶易涼和落塵的不足,也大大簡化了飲茶的程序,受到世人的極力推崇。雖然有流有柄,但明代用于泡茶的壺與宋代用來點茶的湯瓶還是有很大的區(qū)別,明代的茶壺,流與壺口基本齊平,使茶水可以保持與壺體的高度而不致外溢,壺流也制成S形,不再如宋代強調(diào)的“峻而深”。明代茶壺尚小,以小為貴,因為“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擱,況茶中真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時,太早則未足,太遲則已過,似見得恰好一瀉而盡,化而裁之,存乎其人,施于他茶,亦無不可。”
陶質茶具有什么特點?
陶質茶具是指用黏土燒制而成的飲茶用具,分為泥質和夾砂兩大類。由于黏士所含各種金屬氧化物的不同百分比,陶瓷茶具禮品,以及燒成環(huán)境與條件的差異,可呈紅、褐、黑、白、灰、青、黃等不同顏色。陶器成形,早用捏塑法,再用泥條盤筑法,特殊器形用模制法,后用輪制成形法。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有陶器,但陶質粗糙松散。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世紀,出現(xiàn)了有圖案花紋裝飾的彩陶。商代初開始出現(xiàn)胎質較細潔的 質地略顯租糙,印紋硬陶。戰(zhàn)國時期盛行彩繪 呈黃褐色陶,陶瓷茶具清洗,漢代創(chuàng)制鉛釉陶,為唐代唐三彩的制作工藝打下基礎。 至唐代,茶具逐漸從酒食具中完全分離,《茶經(jīng)》中記載的陶質茶具有熟盂等。北宋時,江蘇宜興采用紫泥燒制成紫砂陶器,使陶質茶具的發(fā)展在明代走向高峰,成為中國茶具的主要品種之一。
企業(yè): 江蘇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手機: 18151656632
電話: 025-57889567
地址: 江蘇南京市高淳區(qū)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荊山路0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