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麥冬多采用分株繁殖。于4-5月收獲麥冬時,挖出葉色深綠、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抖掉泥土,剪下塊根做商品。然后切去根莖下部的莖節(jié),留0.5厘米長的莖基,以斷面呈白色、葉片不散開為好,根莖不宜留得太長,否則栽后多數(shù)產(chǎn)生兩重莖節(jié),俗稱高腳苗。選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2-3年生苗,剪去過長塊根和須根,以及老葉和老根,拍松抖擻母本莖基部,使其分成單株,按行株距15*20或10*15公分、穴深5公分,2-3株/穴,苗基部應(yīng)好對齊種下,然后兩邊用土培緊做到地平苗勻,以利及時澆水。高腳苗塊根結(jié)得少,產(chǎn)量低。麥冬對土壤條件有特殊要求,宜于土質(zhì)疏松、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微堿性砂質(zhì)壤土種植。
麥冬草喜溫暖濕潤、較蔭蔽的環(huán)境。耐寒,忌強光和高溫,種子有一定的休眠特性,5℃左右低溫經(jīng)2-3個月能打破休眠而正常發(fā)芽。種子壽命為1年。麥冬草以小叢分株繁殖。麥冬栽植時,先按行距10~13厘米開溝,深5~6厘米左右,在溝內(nèi)每隔6-8厘米,放種苗2~4株,垂直放于溝中,然后將土填滿淺溝,用扁鋤推壓或用腳踩,將種苗兩側(cè)的覆土壓緊。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栽種,選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高壯苗,剪去塊根和須根,以及葉尖和老根莖,按行距20厘米、穴距15厘米開穴,穴深5-6厘米,每穴栽苗2-3株,苗基部應(yīng)對齊,垂直種下,然后兩邊用土踏緊做到地平苗正,及時澆水。每畝需種苗200-250㎡左右。
麥冬對土壤條件有特殊要求,宜于土質(zhì)疏松、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微堿性砂質(zhì)壤土,種植土壤質(zhì)地過重影響須根的發(fā)生與生長,塊根生長不好,沙性過重,土壤保水保肥力弱,植株生長差,產(chǎn)量低。選地整地:前作為大頭菜、白菜、棉花、蘿卜、苕子等,前作收獲后將土地耕翻23~26厘米以上, 麥冬草 通常要求犁3遍,耕4遍,使土壤疏松細(xì)碎,以利根系生長。然后整平地面,作畦130-160厘米寬,溝寬33厘米左右。市場上常見的幾個品種主要有闊葉麥冬、金邊麥冬、細(xì)葉麥冬、矮麥冬等。整地時施基肥,每公頃用于糞37500-45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