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市場競爭格局:
線下主導,線上崛起我國考研培訓市場并非一個新興市場,考研培訓行業(yè)競爭激烈,機構數(shù)量眾多,公共數(shù)據(jù)中可統(tǒng)計的大型研究生培訓機構近100家。如果考慮分布在地級市和本科院校的講習班式機構,則研究生培訓機構的總數(shù)可以達到1000個。根據(jù)教學模式和客戶獲取方式的不同,可以將研究生培訓機構分為線下和線下兩種。
10月10日起,2019年考研開始了網(wǎng)上的正式報名,大學里的考研黨如今進入了后沖刺時間。從暑假開始,考研培訓的廣告貼滿了一個又一個高校,高校周圍的培訓機構也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沖刺輔導,“輔導班”“沖刺備考營”“名師一對一”讓備考學生心甘情愿地掏空腰包。
針對考研的培訓由來已久,考研輔導機構的數(shù)量也在逐年上升,其中的亂象更是愈演愈烈。不少學生反映,考研培訓機構收費高性價比低、輔導內容師資和廣告不符、培訓環(huán)境差、安全隱患多,不僅讓價格高昂的學費打了水漂,耽誤了考研前珍貴的復習時間和復習進度,直接會影響考研結果。
基本上每個院校的所在地都會有一個比較針對性然后做得比較大的培訓機構。他們往往更容易掌握本地院校的資源,所謂強龍不壓,就是這個道理。但并不是做得,就是做得,我還是堅持上面的五點看法。
個人認為是的,要弄清楚上課是否系統(tǒng),是否根據(jù)個人的情況作出評估,然后針對性分階段輔導。腳踏實地,一步一步,把該打好的基礎打好,才有可能為后的沖刺提供強有力地動力。
貨比三家,畢竟選擇了這家機構,對于你考研的成敗往往也會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