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一般來說,對接種污泥無特殊要求,但接種污泥的不同對形成顆粒污泥的快慢有直接影響。因此,保證污泥的沉降性能好、厭氧微生物種類豐富、活性高,對加快顆粒污泥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在其它條件適當的情況下,經1~3個月可成功的培養(yǎng)出顆粒污泥;低溫下培養(yǎng)顆粒污泥的研究較少,但有文獻報道在使用顆粒污泥低溫馴化后處理底濃度制藥廢水的實驗中,COD的去處率達90%,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厭氧活性測試:首先是將、丙酸等按一定比例配置成底物,再添加含N、Co、Mn、B……的營養(yǎng)母液以維持厭氧污泥活性。
在顆粒污泥成熟后,對進水的堿度要求并不高。這對降低處理成本具有積極意義。但水力負荷過大,會對顆粒污泥造成剪切并會剝落未聚集細胞體的胞外多糖粘滯層而阻礙粘附聚集。沉降速度計算方法:在200ml的量筒中裝滿清水,測量液面高度為h,然后將少量的厭氧顆粒放在水面,記錄污泥從液面沉降到筒底的平均時間為S,h/S即可得到沉降速度。
厭氧氨氧化(anammox)工藝是一種相對較新的生物脫氮(BNR)工藝,具有高性價比和節(jié)能,無需任何外部碳源就能處理低碳氮比(> 2.5)廢水,曝氣的能源成本低。在顆粒污泥成熟后,對進水的堿度要求并不高。這對降低處理成本具有積極意義。顆粒度的測量方法:取約200~500ml的厭氧污泥,靜置后排出上清液,記錄體積為V1,然后像“淘米”一樣,反復用清水將絮狀污泥洗出,留下顆粒污泥,記錄體積為V2,V2/V1就是顆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