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播一般于9-10月播種,條播按行距35厘米開淺溝播種;穴播按穴距(15-20)厘米×30厘米播種,播后蓋薄土,壓實,播后15-20天出苗。每667㎡用種量條播約1.5kg,穴播約1kg。播種前用2%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噴灑在種子上,攪拌,悶潤8小時左右,再播種,能提早出苗,大大提高出苗率。灌溉于土壤前澆一次封凍水。種子在恒溫下發(fā)芽率低,在變溫下發(fā)芽較好,以10-30℃變溫為佳。次春返青后,淺鋤一次。半年后再鋤一次,此次目的是鋤斷支根,使主根直伸向下,減少分叉。之后要再鋤4-5遍,保持土壤疏松,無雜草。
相關(guān)配伍①與防風(fēng)、等同用,用于感冒,,鼻塞。②與薄荷、菊花、同用,用于外感風(fēng)熱。③與石膏、黃連同用,用于牙痛。④與、辛夷、薄荷同用,用于治鼻淵。生長較好的母株,選有關(guān)部位上的種子,播后出苗率高,成活率也,種后抽苔率低,因此盡量選采生長較好的母株上主莖花序中部一級枝上結(jié)的種子。⑤與蒲公英、瓜蔞同用,可用于癰腫瘡毒之乳用不起;與金銀花、同用,可用于癰腫瘡毒之膿出不暢。⑥與、白術(shù)、炮姜等同用,可用于寒濕帶下;與、等同用,可用于濕熱帶下。
白芷是性溫的一種中藥,因此體熱的人群就不宜服用,因此了解自己是否適合服用這類中藥,件事就是因該了解這種藥材的性味是什么樣的,然后再結(jié)合一下自身的情況進一度判斷。
當(dāng)然,特殊人群還是要特殊看待,比如說孕婦這樣的高危人群就要具體分析,一般這類人群在飲食用面是要格外謹(jǐn)慎的。把握住白芷的性味之后,我們具體看看哪些人群不適合服用白芷。
首先,陰虛血熱的人群不適合服用白芷。陰虛血熱是指體內(nèi)津液丟失,或者造成陰虛癥狀,然后導(dǎo)致熱邪旺盛,侵入血分,又會成為血。炮制揀去雜質(zhì),用水洗凈,浸泡,撈出潤透,略哂至外皮無滑膩感時,再悶潤后,切片干燥。這種癥狀一般會發(fā)生在熱地地區(qū),在那種環(huán)境之下,人體的生理素質(zhì)也會直接或者間接地受到影響。對于女性來說,血會導(dǎo)致經(jīng)期提前,且月經(jīng)量少、色紅質(zhì)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