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殘端在假肢中的承重能力還取決于接受腔的形態(tài)和材料。硅膠小腿和大腿假肢技術在材料和技術上給全接觸和殘端承重提供了條件。盡管如此,在現(xiàn)今的小腿和大腿假肢裝配中,仍然能見到許多沒有達到全接觸和殘端承重要求的接受腔。
大腿假肢的情況稍好一些。雖然,沒有殘端接觸的吸著式接受腔依然大量存在,但是,全接觸接受腔已經被廣泛廣和使用了。
什么是假肢?假肢:
穿戴在截肢者身上,用以彌補肢體缺損、代償已失去肢體部分功能的人工肢體?,F(xiàn)代假肢的要求全封閉式接觸承重殘肢承重合理、穿戴舒適、懸吊強、殘肢血運良好。假肢技術的基本特點:有助于殘肢的血液循環(huán),有效避免了穿戴傳統(tǒng)假肢后導致殘肢肌肉急劇萎縮的不良后果。當然,對于少數(shù)畸形或過短的殘肢,仍需一定的輔助懸吊裝置。
近年來,在接受腔的設計上更符合人體解剖學和生物力學:小腿假肢采用臏韌帶承重,大腿假肢采用骨承重,殘肢與封閉式的接受腔全接觸。假肢技術的基本特點:大腿假肢由于殘肢肌肉一般都較豐滿,其接受腔可形成負壓空間,患者也完全不用懸吊裝置即可穿戴,這即“吸著式”大腿假肢。假肢的人工關節(jié),特別是膝關節(jié)是假肢復雜的部件,也是假肢功能多寡優(yōu)劣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