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數(shù)控加工中心加工工藝之蓋板零件
1、零件工藝分析
蓋板的材料是鑄鐵,毛坯是鑄件。蓋板需要加工的內(nèi)容為平面、孔和螺紋都集中在A、B面上,邊上的四個側面不需要加工,的精度要達到IT7級。那我們可以以A面作為定位基準,并在前道工序中先加工好,選擇B面及位于B面上的作部孔在加工中心上加工。
2、選擇加工中心
由于B面上的全部孔,只需單工位加工就可以完成,所以可以選擇立式加工中心。零件的加工內(nèi)容有粗銑、精銑、粗鏜、半精鏜、精鏜、鉆、擴、锪、鉸及攻螺紋等工步,所需要刀具不超過 20把,故選用依速力ESLY-850型數(shù)控加工中心即可滿足上述要求。
該機床X軸行程為800,Y軸行程為500,Z 軸行程為 500,工作臺尺寸為1000×500,主軸端面至工作臺臺面距離為 110-610mm,定位精度和重復定位精度0.01mm,刀庫容量為24 把,工件一次裝夾后可自動完成上述內(nèi)容加工。
(3)如何裝夾和選擇夾具
根據(jù)蓋板形狀簡單、尺寸小、四面光整的特點,我們可以選擇臺鉗,以蓋板底面 A和兩個側面定位,鉗口可以從側面夾緊。
(4)刀具的選擇
從加工的內(nèi)容上看,需要用到的刀具有銑刀、鏜刀、中心鉆、麻花鉆、鉸刀、立銑刀(锪 Φ16 孔)及絲錐等,規(guī)格則需要根據(jù)加工尺寸選擇。
(5)確定進給路線
B面的粗、精銑削加工進給路線根據(jù)銑刀直徑確定,沿X方向兩次進給。由于孔的位置對精度的要求在機床的定位精度能保證的范圍內(nèi),所以所有孔加工進給路線都按路線確定,圖5-41圖5-45所示的即為各孔加工的進給路線。
(6)切削用量的選擇
確定切削遭度和進給量,然后計算出機床主軸輕速度機床進給速度。
數(shù)控車床加工中心是自動化車床的一個分支,主要生產(chǎn)復雜的零部件,且具有綜合能力強、精密度高、等優(yōu)點,對形狀較復雜,精度要求高的單件加工或中小批量多品種生產(chǎn)更為適用。 1、為了簡化定位與安,夾具的每個定位面相對加工中心的加工原點,都應有的坐標尺寸。
2、為保證零件安裝方位與編程中所選定的工件坐標系及機床坐標系方向一致性,及定向安裝。
3、能經(jīng)短時間的拆卸,改成適合新工件的夾具。由于CNC加工中心的輔助時間已經(jīng)壓縮得很短,配套夾具的裝卸不能占用太多時間。
4、夾具應具有盡可能少的元件和較高的剛度。
5、夾具要盡量敞開,夾緊元件的空間位置能低則低,安裝夾具不能和工步刀具軌跡發(fā)生干涉。
6、保證在主軸的行程范圍內(nèi)使工件的加工內(nèi)容全部完成。
7、對于有交互工作臺的CNC加工中心,由于工作臺的移動、上托、下托和旋轉等動作,夾具設計必須防止夾具和機床的空間干涉。
8、盡量在一次裝夾中完成所有的加工內(nèi)容。當非要更換夾緊點時,要特別注意不能因更換夾緊點而破壞定位精度,必要時在工藝文件中說明。
9、夾具底面與工作臺的接觸,夾具的底面平面度必須保證在0.01—0.02mm以內(nèi),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3.2um。
數(shù)控加工中心打刀缸工作原理及故障處理
一、打刀缸作用
打刀缸主要是用于加工中心機床、數(shù)控銑床刀具自動或半自動交換機構中的主軸打刀,還可作為夾具及其他機構的夾緊裝置。30#主軸一般選用2.0T的打刀缸。40#主軸一般選用3.5T的打刀缸。50#主軸一般選用6T的打刀缸。
二、打刀缸工作原理
數(shù)控加工中心主軸一般會配置打刀氣缸,用以完成刀柄安裝更換。它是一種增力氣液轉換裝置,壓縮空氣作用于打刀氣缸活塞,產(chǎn)生推力,通過拉缸夾緊刀頭,在下刀時,通過“吹氣”的方式,將刀頭松開及清理,便于換刀,實現(xiàn)機械裝置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