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道岔鋪設施工:排布岔枕。排布岔枕前要按圖紙準確定位岔枕位置。用經緯儀在直股岔枕頭外100mm處設置岔頭、岔心、岔尾的外移邊樁。道砟材料及級配應符合《鐵路碎石道砟》(TB/T2140—90)中一級碎石道砟標準。外移邊樁頂面高于道砟面100mm,樁釘誤差≯2mm,用弦線或細鋼絲由岔頭至岔尾的邊樁上拉掛同線,弦線上準確標注岔枕位置,所掛弦線要保持繃緊和準確,根據外移邊樁定位岔頭、岔心、岔尾岔枕。
道岔鋪設施工:撥道整修、質量檢查。道岔鋪設完畢進行撥道、串砟、找平等重點整道工作。檢查各部軌距和支距,頂鐵與基本軌間隙大于1mm時,加調整片,尖軌與基本軌密貼,第二拉桿處動程為80mm,不密貼時,其間隙不得大于4mm。道岔轉轍器部位的病害:轉轍器部分主要病害有尖軌跳動、尖軌不密貼、尖軌磨耗、尖軌爬行以及“三道縫”等。各部分螺栓擰緊,彈簧墊圈沒有錯口,呈壓平狀態(tài),或擰緊螺栓扭矩力100~120N·m。
單開道岔以它的鋼軌每米質量及道岔號數(shù)區(qū)分類型。目前我國的鋼軌有75kg/m、60kg/m、 50kg/m、45kg/m和43kg/m等類型,標準道岔號數(shù)(用轍叉號數(shù)來表示)有6、7、9、12、18、24號等,其中6、7兩號僅用于廠礦企業(yè)內部鐵路或駝峰下,其它各號則適用于鐵路正線和站線,并以9號及12號為常用。尖軌長度相同時,尖軌作用邊和主線方向所成的交角約為單開道岔之半。在側線通過高速列車的地段,則需鋪設18號、24號等大號碼道岔。
道岔方向不良的整治:造成道岔方向不良病害的原因主要由于養(yǎng)護維修部徹底。在經常維修中,只顧道岔本身,隨彎就彎,不考慮前后線路接續(xù)情況,有的鋪設道岔時,位置不正確,其方向靠道釘把持,列車通過后,軌距、方向保持不住,加之各部連結零件不好,尺寸不符、道釘失效,軌撐、滑床板、跟端連接零件松弛,護軌長度不夠,輪緣槽寬度不夠,軌距不合等,列車通過時,增加列車的沖擊和搖晃,使道岔方向發(fā)生變化。排布岔枕時,縱向以岔枕上的螺栓孔對齊,橫向岔枕間距以固定的間距控制,并隨時消除積累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