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手術室的設備
手術室墻面和天花板采用可隔音、堅實、光滑、無空隙、防火、防濕、易清潔的材料。顏色采用淡藍、淡綠為宜。墻角呈圓形,防止積灰。觀片燈及藥品柜、操作臺等應設在墻內。 門應寬大、無門檻,便于平車出進,應避免使用易擺動的彈簧門,以防氣流使塵土及細1菌飛揚。窗應雙層,z好用鋁合金窗框,有利防塵保溫。窗玻璃以茶色為宜。如在對某潔凈室改擴建工程檢查中發(fā)現(xiàn),原設計的風管尺寸在主體大樓樓層高度受限制的吊頂層內根本無法施工,后經施工方與設計人員和建設方的協(xié)調,在不影響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將風管尺寸從方形變?yōu)楸庑?,既滿足了風量要求,又保證了施工吊頂高度的要求。走廊寬度應不少于2.5m,便于平車運轉及避免來往人員碰撞。地應采用堅硬、光滑易刷洗的材料建造。地面稍傾斜向一角,低處設地漏,利于排出污水,排水孔加蓋,以免污染空氣進入室內或被異物堵塞。
手術室的發(fā)展歷史
手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新石器時代。隨著時代的進化,學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而學的發(fā)展又帶動了無菌法和消毒法的發(fā)展。到了19世紀,麻1醉學誕生,首例麻1醉下的手術誕生于1846年的美國一位齒科醫(yī)生。盡管當時的場地設在圖書館的教室內,盡管沒有一個人身著白大衣,但是這的確揭開了手術室歷史的序幕。手術室的進化 代手術室我們稱之為創(chuàng)世紀簡易型手術室。醫(yī)學在進步,1886年,細1菌學的發(fā)達、蒸氣滅菌法誕生;1887年,手術時的洗手法成立;1897年,手術時開始使用口罩;1898年,開始使用手術衣,至今均已有100年以上的歷史。通過調試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施工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并及時進行整改和修補,調試對設計圖紙也是一個重要的驗證過程。
手術室出入路線怎樣布局?
答:手術室應設有三條出入路線,一為工作人員出入路線,二為傷出入路線,三為器械敷料等循環(huán)供應路線。盡量做到隔離,避免。
手術室的三區(qū)怎樣劃分?
答:(1)非限制區(qū)(污染區(qū))包括辦公室、會議室、值班室、更衣室、更鞋室。(2)半限制區(qū)(清潔區(qū))包括器械室、敷料室、洗滌室、恢復室、手術間外走廊等。(3)限制區(qū)(無菌區(qū))包括手術間、洗手間、無菌物品貯存間、手術間內走廊等。
潔凈手術部輔助用房應包括潔凈輔助用房和非潔凈輔助用房、適用范圍如下:
一 I 級潔凈輔助用房:適用于生殖實驗室等需要無菌操作的特殊實驗室的房間;
二、 II 級潔凈輸助用房;適用于體外循環(huán)灌注準備的房間;
三、 III 級潔凈輔助用房;適用于刷手、手術準備、無菌敷料與器械、一次性物品和精密儀器的存放房間、護士站以及潔凈走廊;
四、 IV 級潔凈輔助用房:適用于恢復室、清潔走廊等準潔凈的場所;
五、非潔凈輔助用房:適用于醫(yī)生和護士休息室、值班室、麻1醉辦公室、冰凍切片室、暗室、教學用房及家屬等候處、換鞋、更外衣、浴廁和凈化空調等設備用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