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上周,鐵礦石主力合約價格整體呈單邊上行趨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港口現貨成交量價齊升,現貨走強為盤面反彈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二是鋼廠利潤大幅提升,較高的疏港量和高爐開工率為需求提供保障。三是巴西發(fā)運情況平穩(wěn),港口庫存增加緩慢,加之黑色系看漲情緒高漲,近月基差由向現貨大幅回歸。截至11月22日,鐵礦石主力合約收于650.5元/噸,周漲幅為3.50%;港口進口主流礦粉價格上調10元/噸~15元/噸,單日成交量同比增長1倍左右。
螺紋鋼供需相對平衡 當下螺紋鋼的基本面較好。庫存持續(xù)去化并伴隨部分地區(qū)出現“缺規(guī)格”的情況,庫存水平已經到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同期位置。螺紋的表觀消費量高于往年,這都是現貨價格維持強勢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近期螺紋鋼價格持續(xù)上行,基差仍然保持在450—500水平附近。筆者認為,“缺規(guī)格”已經充分反映到了當前的現貨價格中,這種溢價不是由于總體的供需情況產生的,是由短期現貨庫存結構不合理產生的。在當前鋼廠生產規(guī)模和鋼鐵產量的情況下,“缺規(guī)格”的情況很快將得到改善。2017年市場也曾出現過較明顯的“缺規(guī)格”,螺紋鋼現貨一度逼近5000元/噸,但隨后現貨價格出現幅度為1500元的下跌。相較于2017年,如今鋼鐵市場的供應應對能力已經顯著增強。
年內市場不確定因素仍多 一是鋼材進出口形勢依然嚴峻。出口方面,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出口鋼材478.2萬噸,環(huán)比減少74.8萬噸,同比下降13.1%。前10個月,我國累計出口鋼材5508.7萬噸,同比下降5.8%。進口方面,鋼貿商需關注近期進口鋼坯和鋼材對的沖擊。據測算,截至年底,我國鋼坯進口量將新增70萬噸左右。大批低價鋼坯進入,這或將為部分獨立軋鋼企業(yè)帶來扭虧為盈的機會。在需求難以進一步釋放的情況下,進口鋼坯進入市場將增大國內鋼材市場的供給壓力。 二是“北材南下”形勢不明。隨著天氣逐漸轉冷,北方地區(qū)建筑工程施工放緩,建筑鋼材需求減少,價格持續(xù)下跌。為此,北方鋼企傾向于將資源向南方市場分流,但考慮到今年“治超”風暴席卷南方,“北材南下”終效果如何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