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實驗室分析測量儀器的校準周期,受其使用頻繁程度、準確度要求、使用環(huán)境、使用性能等多因素的影響,可以說,確定校準周期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校準周期不合理會怎樣?
隨著時間的推移, 測量儀器的校準周期是否合理, 取決于校準合格率, 也取決于儀器的歷史校準記錄, 可將其作為基本的依據。但隨著時間的變化或是操作環(huán)境的變化, 或者是測量儀器使用方式和條件的變化, 可能導致儀器失準。因此, 當測量儀器的一個校準周期過后, 就該立即校準。另外, 在有效校準期內, 也應不定期抽查儀器偏離的狀態(tài)。根據上述信息對校準周期做適當調整, 適當延長或縮短校準周期。
檢定和校準的不同之處
1、法律制約力不同。檢定具法制性,屬計量管理的執(zhí)i法行為,對象是法制管理范圍內的計量器具,人員應取得有關計量行政部門頒發(fā)的檢定員證,收費執(zhí)行國家法規(guī)的規(guī)定。無論強制檢定和非強制檢定,都屬于法制檢定。強制檢定具有強制性。而校準無法制性要求,它是用戶的自覺自愿行為,服務范圍、服務收費通過雙方協議的形式確定。
2、檢定的項目多于校準。檢定包含定性試驗和定量試驗兩部分內容,是對測量儀器計量特性及技術要求符合性的全i面評定。校準一般僅涉及定量試驗,只評定示值誤差。
科學,承載著人類的文明,進步,薪火相傳,而“沒有測量就沒有科學”。我們的衣食住行,處處離不開科學的發(fā)展,衣服采用竹炭奈米科技;食用材料采用天然有機杜絕轉基因;百年而居的棲身之所,摩天高樓;出行的座駕,高鐵,飛機,游輪……更是彰顯了科技的無所不在,無所不能,但是這里離不開一個關鍵的點,測量。這里的測量甚至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范圍,而是精i確在小數點后數十位,這些都歸功于儀器計量。
加強儀器、計量標準器具的管理是保證計量工作質量的基礎。首先,儀器,計量標準器具要嚴格按質量手冊的要求進行檢定,校準,以確保儀器,計量標準器具在有效期內的正常運行和準確性。其實,對一些不常用的儀器定期進行期間檢查,以確保在使用時各項性能良好,能夠正常運行,嚴格杜絕使用超過檢定周期的計量器具和儀器。再者,計量標準器具的檢定與校準應根據其精度等級的高低來選擇所需送檢的部門,如國家計量院、行業(yè)中心計量站、省計量檢定部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