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基部的根系正常生長(前期保證苗全苗旺,后期為了給上一層的莖塊和秧蔓提供養(yǎng)分);同時為了保證秧苗中、上部扎根和結(jié)薯,所以要斜插。
斜插的原因,是因為結(jié)紅薯的主要位置,已轉(zhuǎn)移到了秧苗中部的根系上。只有斜插,才能保證基部的根系吸收養(yǎng)分,中、上部的根系結(jié)薯塊。這也就是在截取紅薯秧苗時,少留三~四個腋芽的主要原因:下端的腋芽處,扎根后是結(jié)紅薯的主要部位,中間的腋芽部位是結(jié)紅薯的備用部位(有時因各種原因會和主要部位平分秋色),頂部的腋芽露在土壤表層,發(fā)芽、長蔓。
紅薯葉的營養(yǎng)的吃法
1、清炒紅薯葉
將嫩紅薯葉莖洗凈切段,姜切絲,玉米油或花生油燒熱后下姜絲爆出香味,加入紅薯葉翻炒,加少許水、鹽、蘑菇精,后淋上小磨香油即成。喜歡勾芡的朋友可以在出鍋前勾芡,使葉菜更加鮮嫩、保持營養(yǎng)。
2、蠔油番薯葉
番薯葉摘去老莖,用清水沖洗干凈;紅辣椒切成絲;蒜頭拍扁去衣;將1/2湯匙生粉和3湯匙清水調(diào)成生粉水;燒開鍋內(nèi)的水,加入1湯匙鹽和2湯匙油,放入番薯葉燙至葉子變軟,撈起瀝干水;燒熱鍋內(nèi)3湯匙油,以小火爆香蒜粒和紅椒絲,倒入1杯清水;加入3湯匙蠔油、1湯匙米酒、1/3湯匙白糖和1/5湯匙鹽拌勻煮沸,倒入生粉水勾薄芡;放入氽燙好的番薯葉翻炒均勻,即可上碟。
3、番薯葉燉冬瓜
鮮番薯葉60克,冬瓜100克,燉煮服。主要治糖病肺胃燥熱型,煩渴多飲、口干舌燥、形瘦善饑,舌邊尖紅,苔黃干,脈數(shù)。
4、番茄炒紅薯葉
先將番茄炒出汁,再放入紅薯葉翻炒,后加調(diào)料即成。
5、蒜茸紅薯葉
將嫩紅薯葉莖洗凈,放入沸水鍋中焯后撈出用涼水沖涼,切成段。大蒜剝皮搗成茸。炒鍋置火上,放素油燒至四成熱,放人大蒜茸炒出香味,加入嫩紅薯葉莖翻炒,加入鮮湯、精鹽、黃酒炒入味,加入味精、麻油,撒上剩余的蒜茸拌勻即成。
用藥法:如果已經(jīng)開始發(fā)病,發(fā)病率低于10%按預(yù)防方案用藥就可以;發(fā)病率在10%-85%時一甚至第二遍遍用藥1.5-2瓶兌15公斤水,用前將藥搖晃均勻,需加氨林巴妥注液(或者氨基比林)8ml-10ml,另加6ml-10毫升左右的維生素B12,可以再加1/3瓶啤酒,攪拌均勻后嚴格遵照注意事項用藥,好是先把咱這個產(chǎn)品先搖晃均勻倒入壺中水里克攪拌均勻在配入其他藥攪拌均勻。
注意:
1、這個是15公斤水的配方,用這些藥前把藥壺洗干凈,有蟲的先滅蟲;
2、用藥時間下午1-5點鐘趁氣溫高時連續(xù)晴天情況用藥;
3、用藥間隔:趁連續(xù)晴天前兩遍是間隔七天,第三遍是間隔八到十天,之后看情況,如果已恢復(fù)差不多了,但還有外界染,間隔十天左右用一瓶藥兌這些配方就可以,無染源就不在用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