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鍋爐維修保養(yǎng)安全操作規(guī)程
1、總則
1.1、鍋爐檢修必須保證質(zhì)量。經(jīng)過檢修的鍋爐在正常使用和保養(yǎng)情況下,應保證鍋爐安全運行至下一個相應的檢修期。
1.2、鍋爐檢修必須有記錄。檢修后,將檢修類別、檢修項目、使用材料和主要檢修工作,記錄在檢修記錄冊上,所用材料要符合鍋爐技術文件要求。
1.3、鍋爐檢修的同時,各輔助設備、電器儀表,也應按有關技術要求檢修。
1.4、鍋爐檢修分為大修、中修、小修三種。
2、大修
2.1、周期鍋爐在正常運行保養(yǎng)、維修連續(xù)使用滿六年或斷續(xù)使用滿5萬小時的情況下安排一次大修。鍋爐經(jīng)檢驗認為不能使用到大修期時,可安排提前大修。
2.2、范圍對檢查出受壓元件的缺陷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2.3、拆裝分解檢修安全閥、壓力表、水位表,并進行高低水位的校對,對檢修后的各閥、表及其管,應達到內(nèi)部無水垢,外
部無煙灰、油垢。
2.4、按照有關技術要求,分解水處理、給水、輸煤、除灰通風、除塵電器各系統(tǒng)。
2.5、更換破損和腐蝕的外皮。3、中修
3.1、鍋爐每一年或兩年進行一次的檢修。
3.2、中修范圍
3.2.1徹底洗爐、檢查各受壓元件有無缺陷,拆裝蒸汽閥、放水閥、排污閥。
3.2.2拆裝檢修壓力表、水位表、報警器并進行驗校鉛封。
3.2.3檢修爐排更換損壞的爐排附件及變速機構(gòu)。
3.2.4修補損壞的爐墻,更換不良爐拱耐火磚、修補保溫層。
3.2.5檢修燃燒通風系統(tǒng)開關擋板和調(diào)整定位、處理引鼓風機帶病部件,做葉輪靜平衡試驗。
4、小修
4.1、連續(xù)運行8個月小修一次。
4.2、范圍
4.2.1清除鍋爐內(nèi)部水垢。
4.2.2清掃水位表、壓力表、鍋爐進水管口的汽水路,檢查安全閥壓力表的鉛封,在本次小修與半年一次的壓力表校驗時間
吻合時,應同時拆裝檢修安全閥,并進行噴氣校對鉛封。
4.2.3管子局部凸出部位壁厚<1.5mm時,做調(diào)凸處理。凸出壁厚<1.00mm或發(fā)裂時可地行挖補或切換。
4.2.4水冷壁管直段彎曲高度,超過該管的處徑時進行調(diào)直處理。
4.2.5鍋筒局部凸出高度≥2.0倍的筒板厚度,集箱局部鼓出高度≥1.5倍的筒板厚度時應進行調(diào)凸處理。
4.2.6小修遇有挖補爐墻時轉(zhuǎn)為中修。
5、保養(yǎng)
5.1、鍋爐運行6個月停火檢修一次壓力表,安全閥并對其驗收。
5.2、每月底用24小時的時間停爐清灰解決跑、冒、滴、漏。
5.3、鍋爐備用溫法保養(yǎng)時,爐水裝滿水保持1-2kg壓力,干保養(yǎng)時應定期檢查爐內(nèi)是否有潮氣。
5.4、經(jīng)常擦拭保持設備外部清潔,潤滑良好。
5.5、水位計按時沖洗,玻璃板保持清晰。
5.6、按時進行定期和連續(xù)排污,防止受熱面結(jié)垢。
6、鍋爐計劃檢修規(guī)范新安裝鍋爐1個月要小修檢查一次,以后3個月左右一次小修,一年左右進行一次大修。
停爐清理
停爐檢查前,應進行鍋爐內(nèi)外部的清掃。
(1) 內(nèi)部清掃
內(nèi)部清掃作業(yè)可采用機械清掃或化學清洗法。當水垢較厚或堅硬時,先用化學清洗法,后用機械清掃法。采用化學清洗法時必須嚴格按國家規(guī)定,防止亂洗造成對鍋爐的腐蝕損傷?;瘜W清洗應由經(jīng)過有關部門批準的專業(yè)單位進行。鍋爐停爐保養(yǎng)方法常用的停爐保養(yǎng)有壓力保養(yǎng)、濕法保養(yǎng)等(1)壓力保養(yǎng)壓力保養(yǎng)一般適用于停爐時間不超過一周的鍋爐。機械清掃就是用手錘等工具,鏟除水垢。鍋爐清掃后的檢查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必須認真對待。內(nèi)部輕松后的檢查工作內(nèi)容如下:
a、 清垢是否徹底,尤其是受高溫處有無水垢殘留;
b、 檢查水位表、壓力表及自動控制的每一點和每一個接管的出入口,是否已清洗干凈,有無被雜物阻塞;
c、 工具和螺栓等有無遺落在鍋爐內(nèi);
d、 檢查爐筒的隔板、汽水分離裝置等,安裝位置是否正確;
e、 檢查各零部件有無腐蝕及損壞,如有則應記錄損壞程度。
(2) 外部清掃
外部清掃分人工清掃和機械清掃。人工清掃時,對手夠不到的地方如煙火管道和一些狹縫處用吹灰的方法,
外部清掃之后應作如下檢查:
a、 受熱面外部的清掃是否徹底,煙道是否還殘留煙灰煙苔;
b、 對磚墻的損壞松動處是否進行了修補;
c、 是否有擋板和隔墻損壞,以至引起煙道短路之處;
d、 鍋爐本體與磚墻之間的填充物、熱膨脹間隙處的填充物,是填充完好;
e、 對煙道的排污管、橫梁等的絕熱防護措施是否完善;
f、 磚墻耐火材料是否受潮;
g、 鍋爐本體的管接頭、管路及支撐等處,有無泄漏痕跡。
鍋爐停爐保養(yǎng)方法
常用的停爐保養(yǎng)有壓力保養(yǎng)、濕法保養(yǎng)等
(1)壓力保養(yǎng)
壓力保養(yǎng)一般適用于停爐時間不超過一周的鍋爐。利用鍋爐中的余壓保持0.5MPa-0.1MPa,鍋爐溫度高于100℃以上,即使鍋爐水中不含氧氣,又可阻止空氣進入鍋爐。為保持爐水溫度,可以定期在爐膛內(nèi)生微火;
(2)濕法保養(yǎng)
濕法保養(yǎng)一般適用于停爐時間不超過一月的鍋爐,鍋爐停爐后,將鍋水放盡,清楚水垢和煙灰,關閉所有的人孔、手孔和閥門等,然后加入軟水至低水位線,再用專用泵將配制好的堿性保護液注入鍋爐。保護液的成分是:NaOH按每噸鍋水加8—10Kg,或Na3PO3按每噸鍋水加20Kg。當保護液全部注入后,開啟給水閥,將軟水灌滿鍋爐,直至水從空氣閥冒出,然后關閉空氣閥和給水閥,,開啟專用泵進行水循環(huán),使溶液混合均勻。在整個保養(yǎng)期間,要定期生微火烘爐,以保持受熱面外部干燥;定期開泵進行水循環(huán),使各處的溶液濃度一致;冬季要做好防凍措施。1干法保養(yǎng)采用生石灰或無水氯化鈣做干燥劑吸收潮氣使鍋爐內(nèi)部金屬面保持干燥防止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