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不銹鋼奧爾體的低溫硬化處理
奧氏體不銹鋼具有優(yōu)良的耐蝕性能,被廣泛地應用于化工機械、制藥機械和食品機械中。但是由于奧氏體不銹鋼的硬度低,耐磨性差,所以用奧氏體不銹鋼制造一些需要耐磨的機械零部件,其表面性能就難以滿足使用要求,大大地降低了這些機械零部件的使用壽命。人們一直都在尋求如何能在不降低奧氏體不銹鋼耐蝕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其表面的耐磨性能。其中奧氏體不銹鋼離子熱處理的工藝和設備簡單,是一種十分有發(fā)展前途的奧氏體不銹鋼表面硬化處理新技術。
利用離子熱處理技術在低溫下(滲氮<450℃,滲碳<550℃)可以對奧氏體不銹鋼的表面進行硬化處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層氮或碳的過飽和固溶體,并且要沒有鉻的氮化物或碳化物析出,具有這種特點的組織結(jié)構被稱為S相。經(jīng)過硬化處理的奧氏體不銹鋼的表面硬度高達900HV以上,其耐蝕性能甚至優(yōu)于原奧氏體不銹鋼的耐蝕性能。
奧氏體不銹鋼表面硬化處理的關鍵是如何控制好被處理工件的溫度。若溫度偏低則滲速慢,甚至氮或碳原子滲入不進基體內(nèi);若處理溫度偏高,滲入的氮或碳就會形成鉻的氮化物或碳化物,使不銹鋼表面自由鉻的濃度降低,不銹鋼的耐蝕性能下降。因此,奧氏體不銹鋼表面硬化處理的溫度必須嚴格控制在±5℃范圍內(nèi),這在一般的離子熱處理設備內(nèi)是難以實現(xiàn)的。
曲服強度簡介
當外力超過材料的彈性極限之后,此時材料會發(fā)生塑性變形,即卸載之后材料后保留部分殘余變形。當外力繼續(xù)增加達到一定值之后,就會出現(xiàn)外力不增加或者減少而試樣仍然繼續(xù)伸長,表現(xiàn)在應力-應變曲線上就是出現(xiàn)平臺或者鋸齒狀的峰谷,這種現(xiàn)象就稱之為屈服現(xiàn)象。
處于平臺階段的力就是屈服力,試樣屈服時下降前的力稱為上屈服力,不計瞬時效應的屈服階段的至小力稱為下屈服力。相應的強度即為屈服強度、上屈服強度、下屈服強度。 屈服強度的測定 無明顯屈服現(xiàn)象的金屬材料需測量其規(guī)定非比例延伸強度或規(guī)定殘余伸長應力,而有明顯屈服現(xiàn)象的金屬材料,則可以測量其屈服強度、上屈服強度、下屈服強度。一般而言,只測定下屈服強度。
通常測定上屈服強度及下屈服強度的方法有兩種:圖示法和指針法。
1:圖示法。 試驗時用自動記錄裝置繪制力-夾頭位移圖。要求力軸比例為每mm所代表的應力一般小于10N/mm2,曲線至少要繪制到屈服階段結(jié)束點。在曲線上確定屈服平臺恒定的力Fe、屈服階段中力下降前的至大力FeH、不計初始瞬時效應的至小力FeL。 屈服強度、上屈服強度、下屈服強度可以按以下公式來計算: 屈服強度計算公式:Re=Fe/S0;Fe為屈服時的恒定力,S0為原始橫截面積; 上屈服強度計算公式:ReH=FeH/S0;FeH為屈服階段中力下降前的至大力; 下屈服強度計算公式:ReL=FeL/So;FeL為不計初始瞬時效應時屈服階段的至小力。
2:指針法 試驗時,當測力度盤的指針停止轉(zhuǎn)動的恒定力或者指針回轉(zhuǎn)前的至大力或者不計初始瞬時效應的至小力,分別對應著屈服強度、上屈服強度、下屈服強度。
退火狀態(tài)的不銹鋼的耐腐蝕性能低與退火狀態(tài)的組織有密切關系,這可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因為在退火狀態(tài)下,鋼中的碳可以充分與鉻結(jié)合成碳化鉻,使鐵素體基體中的含鉻量降低。退火狀態(tài)的不銹鋼的耐腐蝕性能,隨鋼中含碳量的增加降低得更為明顯。
另一方面由于退火組織中存在大量的碳化物,碳化物附近的基體處于貧鉻狀態(tài),在腐蝕介質(zhì)中碳化物與其周圍的基體的電極電位不同,富鉻的碳化物為陰極,貧鉻區(qū)為陽極,大量微電池的存在,加速了不銹鋼的腐蝕。
內(nèi)鏡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抽吸術操作要點
1.穿刺前盡量吸引去除腔內(nèi)空氣,使管壁緊貼鏡身,便于穿刺位置的固定,將病灶暴露于視野7~8點鐘位置。
2.在針芯插入的狀態(tài)下確認針頭的位置,調(diào)節(jié)穿刺針外鞘長度,鎖住安全鎖。
3.確認穿刺路徑無血管及直徑,設定針的插入長度。
4.穿刺前稍稍拔出針芯,推進針鞘直至在聲像圖上可見抵住消化道管壁的針,針尖顯示為線形高回聲,可有因針尖產(chǎn)生的"彗星尾"征象,然后開始利用穿刺針快速刺入目標區(qū)域。
5.穿刺后稍稍推入內(nèi)鏡,必要時給予一定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