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橫匾和斗匾都是匾的一種,我們俗稱的匾額一詞就是指代這兩種匾,其中匾一般指橫匾、而額一般指斗匾,也就是豎著的匾。這兩種匾在歷史中有著廣泛的使用,我們至今也能在很多的名勝古跡中見到這類牌匾,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這兩種匾有什么區(qū)別。
1、從懸掛的位置上講,匾多掛在室內(nèi),個別也有掛在門的上方的,如“避暑山莊”匾;斗匾多掛在室外,多掛在殿檐下。如果是重檐的,則掛在兩檐之間。個別的也有掛在門口上的,如山東曲阜孔廟“大成門”額。斗匾沒有掛在殿內(nèi)、室內(nèi)的。
2、從文字內(nèi)容上講,匾上的文字多含有褒獎、稱贊、座右銘、名人名句,多為四個字,帶有感情的色彩。而斗匾上的文字,多為建筑的名稱、建筑的功用。
3、匾上文字,多為名人題、名人寫,有落款,有時間日期,有印i章。而斗匾上的文字,有落款的很少,蕞多有章,如“乾隆御筆之寶”等等。
匾額是古建筑的必然組成部分,相當于古建筑的眼睛。匾額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說文解字》對“扁”作了如下解釋:“扁,署也,從戶冊。戶冊者,署門戶之文也?!倍邦~”字,《說文解字》作“額”字。即是懸于門屏上的牌匾。也就是說,用以表達經(jīng)義、感情之類的屬于匾,而表達建筑物名稱和性質(zhì)之類的則屬于額。因此合起來可以這樣理解匾額的含義:懸掛于門屏上作裝飾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稱和性質(zhì),表達人們義理、情感之類的文學藝術(shù)形式即為匾額。橫著的叫匾額或牌匾,豎著的叫對聯(lián),或抱柱“瓦聯(lián)”。
匾額講究的是內(nèi)容的意境及文采,它集中表現(xiàn)了我國古代文化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在封建社會,那些維護封建道德、政治規(guī)范政績顯著者,多被賞以匾額,稱“扁表”?!逗鬂h書·百官志》里說:“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順孫貞女義婦,讓財救患,及學士為民i法式者,皆扁表其門,以興善行?!鲍@得官府或百姓的扁表是一種很高的榮譽。其中不乏對真正維護民族利益,為民伸張正義之人的表彰,如岳王廟的“還我河山”匾,老百姓贈給海瑞的“海青天”匾。但更多的是維護封建的匾額,對如眾多烈女節(jié)婦、官宦人家的表彰,對恪守封建倫常、政治規(guī)范起警策、訓誡和宣傳作用,如《紅樓夢》里先皇御筆的“慎終追遠”。
旌表賀頌匾:
這一類匾額多用以歌頌,稱贊,旌表,慶賀之途,通過贈送,恩賜的方式給予授匾者。在此過程中,它們起到了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維護封建倫i理道德、政治規(guī)范的作用。這種匾這也是用途蕞廣,保存較多的匾額類型之一。比如祝壽匾,榮升匾、功名匾、德行匾等。我們所整理的也多是這一類型的匾額。在前面匾額的演變歷史中,我們提到,匾額的這一功能是逐步發(fā)展出來的,而在明清時期,這一功能已經(jīng)發(fā)展的非常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