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車間預上底鋼結構 在車間經(jīng)過自動噴砂處理并在裝配前預上底漆的鋼結構,在施以后的保護性油漆系統(tǒng)前,通常需要進行特殊處理。所有損傷區(qū)域,會繼續(xù)生銹,這些區(qū)域必須被重新噴砂處理,或用手工方法徹底清潔至可接受的標準。在施以油漆體系前,通常需要重新噴砂處理,這需要在所有可能的場合做具體的規(guī)定。手工和動力工具除銹前,厚的銹層應鏟除,可見的油脂和污垢也應清除。這種處理方法也通常用于焊接及焊接前無法上底漆的鋼結構連接部分。
噴砂除銹防腐級別、噴砂除銹防腐要求、噴砂除銹防腐技術、噴砂除銹防腐施工也即清潔度,代表性國際標準有兩種:一種是美國85年制訂“SSPC-”;這種方法有時也適用于傳統(tǒng)油漆涂裝前的鋼材表面處理以及其它油漆體系的局部修補涂裝。第二種是瑞典76年制訂的“Sa-”,噴砂除銹防腐級別、噴砂除銹防腐要求、噴砂除銹防腐技術、噴砂除銹防腐施工它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為Sa1、Sa2、Sa2.5、Sa3,為國際慣常通用標準,詳細介紹如下:
Sa1級——相當于美國SSPC—SP7級。采用一般簡單的手工刷除、砂布打磨方法,這是四種清潔度中度低的一級,對涂層的保護僅僅略好于未采用處理的工件。也叫做手工刷除清理級,Sa1級處理的技術標準:工件表面應不可見油污、油脂、殘留氧化皮、銹斑、和殘留油漆等污物。在施以高性能油漆體系前,通常需要重新噴砂處理,這需要在所有可能的場合做具體的規(guī)定。(或清掃級)
手工除銹等級
手工和動力工具,如鏟刀,手動或動力鋼絲刷,動力彈性砂輪片或砂輪等工具除銹,應首先鏟除較厚的銹蝕層并清除油脂和污垢。人工除銹后,鋼材表面應清除浮灰和碎屑。其除銹等級有三個St1、St2和St3。一般用于無氧化皮的鋼鐵表面。文字表達如下:
St1—表示一般性手工和動力工具除銹,鋼材表面無浮銹、無可見的油脂和污垢,無附著不牢的氧化皮、浮銹和浮塵。
St2—表示徹底的手工和動力工具除銹。鋼材表面應無可見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沒有附著不牢的氧化皮,鐵銹和舊漆涂層等附著物。
St3—表示非常徹底的手工和動力工具除銹。鋼鐵表面應無可見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沒有附著不牢的氧化皮,鐵銹和油漆涂層等附著物,除銹應比St2級更徹底,底材表面應顯出金屬光澤。
表面結構要求的標注
a 上限或下限符號U或L
b 濾波器類型“x”。標準濾波器是高斯濾波器(GB/T 18777)。以前的標準濾波器是2RC濾波器。將來也可能對其他的濾波器進行標準化。在轉換期間,在圖樣上標注濾波器類型對某些公司比較方便。表面噴砂和磷化處理嚴格說來是無法比較的,因為他們的根本就不是同一個工藝。濾波器類型可以標注為“高斯濾波器”或“2RC"。濾波器名稱并沒有標準化,但這里所建議的標注名稱是明確的,無爭議的。
c 傳輸帶標注為短波或長波濾波器。
d 輪廓(R、W或P)。
e 特征/參數(shù)。
f 評定長度包含若干取樣長度,當使用圖形參數(shù)時,評定長度標注在表面結構參數(shù)代號前兩個斜線之間。
g 極限判斷規(guī)則(“16%規(guī)則”或“較大化規(guī)則”)。
h 以微米為單位的極限值。
i 加工工藝類型。
j 表面結構紋理。
k 加工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