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從高溫曲藥、糖化堆積中還是窖內發(fā)酵糟醅中的分離的芽孢都是兼性厭氧的。高溫制曲過程中的密集堆曲,除了保溫、保濕作用外,就是造成一個微氧或缺氧的環(huán)境,讓耐高溫、耐微氧或缺氧的芽孢大量繁殖,以獲得我們所需要的香氣物質。這種反應后來在文獻中稱為"美拉德反應",包括其它氨基化合物和羰基化合物之間的類似反應在內。相反,低、中溫曲制曲中的堆曲方式、曲塊數(shù)量都是有利好氧微生物生長繁殖的。從這些情況看,高溫制曲的微氧或缺氧是非常必要的。
高溫制曲為生成醬香物質提供了基礎。高溫加速了化學、生物化學、褐變反應的發(fā)生與進行,生成了眾多的加熱香氣成分。首先,高溫有利于化學、生物化學反應的進行。制作酒曲的原料都要求顆粒飽滿,無霉爛、蟲蛀,無雜質,無異味,無污染。我們知道溫度是化學反應的重要條件,無論是化學的還是生物化學的。在高溫制曲中的反應很多是酶促反應。但每種酶都有其反應的適溫度,在適溫度以下溫度每升高10℃,反應速度也相應增加1~2倍。由此看出,沒有達到一定的溫度條件,反應緩慢,不徹底,就得不到我們需要的在高溫下反應生成的香味物質。
所謂美拉德反應(Ma-illardrelacton)就是當甘氨酸和葡萄糖的混合液在一起加熱時會形成褐色的"類黑色素"(Melanoidins)。2.粉碎:浸泡后的大米粉碎成米粉,并用180目的細篩進行過篩。這種反應后來在文獻中稱為"美拉德反應",包括其它氨基化合物和羰基化合物之間的類似反應在內。反應的終了階段又有兩類反應,一是醇醛縮合作用,二是生成黑色素的聚合作用(黑色素的生成不全是褐變作用,有的微生物也會產生)。
長期以來,曲塊的制作一直沿用傳統(tǒng)的人工踩曲制作方法,存在著生產效率低,工人勞動強度大,占用場地面積大,曲塊成型差異大等缺點。在整個制曲過程中,細菌數(shù)量占優(yōu)勢,一般都占三大微生物總數(shù)的90%以上。二十世紀七十年始,各大中型酒廠絕大部分都采用機械制曲,機械制曲具有生產、操作人員少、工人勞動強度低、曲塊成型質量一致,節(jié)約生產場地等優(yōu)點。但使用過程中,存在著喂料不均勻,喂料需人工輔助,有時曲塊厚薄相差較大,曲塊之間松緊度不一,曲模盒傳動復雜,故障率高等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