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顯微鏡的重要光學技術參數(shù)
分辨率 分辨率是衡量顯微鏡性能的又一個重要技術參數(shù),用公式表示為:d=0.61λ/NA,式中d為分辨距離,λ為光線的波長,NA為物鏡的數(shù)值孔徑。 顯微鏡的重要光學技術參數(shù) 可見物鏡的分辨率是由物鏡的NA值與照明光源的波長兩個因素決定。NA值越大,照明光線波長越短,則d值越小,分辨率就越高。 要提高分辨率,可采取以下措施。 1、降低波長λ值,使用短波長光源。 2、曾大介質η值和提高NA值。 3、消色差。 4、增加明暗反差。
顯微鏡為什么能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物體?
工業(yè)測量顯微鏡廣泛應用于多個行業(yè),特別在電子行業(yè),是觀察電路板的構造和測量距離的“得力”儀器。關于顯微鏡的測量基礎知識,今天小編就和您淺聊一下。 一起走進顯微鏡的世界 首先,我們從顯微鏡的主要構成和光路說起, 在上圖中也提到了顯微鏡的三種照明方式。照明方式不同,觀察成像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據(jù)不同的工件以及測量部位,選擇適合的照明方式。顯微鏡是人類這個時期偉大的發(fā)明之一。在它發(fā)明出來之前,人類關于周圍世界的觀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鏡幫助肉眼觀看微小的物體。顯微鏡的發(fā)明把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xiàn)在人類視野中。那么顯微鏡為什么能夠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物體呢?它的結構又是什么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揭秘吧!
常用顯微鏡的原理、構造及使用方法
構造 顯微鏡的種類很多,我們常用的顯微鏡可分為兩個部分:機械部分和光學部分。如下圖: 常用顯微鏡的原理、構造及使用方法1、機械部分 (1)鏡座:為顯微鏡下面的馬蹄形鐵座。其作用是支持顯微鏡的全部重量,使其穩(wěn)立于工作臺上。 (2)鏡柱:鏡座上的直立短柱叫做鏡柱。 (3)鏡臂:鏡柱上方的彎曲的弓形部分叫做鏡臂。是握鏡的地方,鏡臂和鏡柱之間有一個能活動的傾斜關節(jié),可使顯微鏡向后傾斜,便于觀察。 (4)鏡筒:安裝在鏡臂上端的圓筒叫做鏡筒。上端安裝目鏡,下端連接轉換器。 (5)轉換器:鏡筒下端的一個能轉動的圓盤叫做轉換器。其上可以安裝幾個接物鏡,觀察時便于調換不同倍數(shù)的鏡頭。 (6)載物臺:鏡臂下端安裝的一個向前伸出的平面臺叫做載物臺。用于放置觀察用的玻片標本,載物臺中央有一圓孔,叫通光孔。通光孔左右兩旁一般裝有一對彈簧夾,為固實玻片之用,有的裝有移片器,可使玻片前后左右移動。 (7)準焦螺旋:鏡臂上裝有兩種可以轉動的螺旋,能使鏡筒上升或下降,稱為準焦螺旋。大的螺旋轉動一圈。鏡筒升降10毫米,用于調節(jié)低倍鏡,叫做粗準焦螺旋。小的螺旋圍動一圈,鏡筒升降0.1毫米。主要用于調節(jié)高倍鏡,叫做細準焦螺旋。
真正理解材料的化學和物理性質
為了真正理解材料的化學和物理性質,我們需要更加地繪制出原子的排列方式。1959年,物理學家理查德· 費曼 (Richard Feynman)在美國物理學會演講時提到,“在尺度范圍來觀測材料,有非常多的應用空間”。這里的尺度,費曼將其設定為0.1 埃,當顯微鏡的分辨率達到0.1 埃后,受原子熱振動的限制,顯微圖像就會到達物理極限。小的結構變形會影響磁性、化合價和自旋態(tài)(spin state),而分辨率達到極限后,結構變形就會變得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