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玻璃鏡子
廣義的鏡子是指能形成清晰鏡面反射的固體或液體的表面,比如說水面,金屬表面
狹義的鏡子是我們日常使用的鏡子,它利用的是銀這個金屬的鏡面反射,但是單純的銀利用率不高,我們需要用少量的銀鋪成平面,這樣我們就節(jié)約了很多銀
這樣,我們依靠一個光滑的平面,把銀鍍上去(用到了一個叫銀鏡反應的化學反應)
此時,如果從銀的那一面看,是粗糙的,這個是由于銀鏡反應這個反應的性質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從固體的那一面看,這就要求這個物體是透明的,玻璃就是的選擇
因此玻璃鍍銀,就是我們一般的鏡子,把銀的那一面安在內側,光穿過玻璃,被銀反射出來又穿過玻璃,進入了人的眼中,我們就能看到物體的倒影
試管
試管,化學實驗室常用的儀器,用作于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加熱之前應該預熱,不然試管容易碎裂。)使用。試管分普通試管、具支試管、離心試管等多種。普通試管的規(guī)格以外徑(mm)×長度(mm)表示,如15×150、18×180、20×200等。
溶液
溶液是由至少兩種物質組成的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質( 溶質)以分子或更小的質點分散于另一物質(溶劑)中。物質在 常溫時有固體、液體和氣體三種 狀態(tài)。因此溶液也有三種狀態(tài),大氣本身就是一種氣體溶液, 固體溶液混合物常稱 固溶體,如合金。一般溶液只是專指液體溶液。液體溶液包括兩種,即能夠導電的 電解質溶液和不能導電的 非電解質溶液。所謂 膠體溶液,更確切的說應稱為 溶膠。其中,溶質相當于 分散質,溶劑相當于 分散劑。在生活中常見的溶液有蔗糖溶液、碘酒、 澄清石灰水、 稀鹽酸、鹽水、空氣等。
銀鏡
俗稱防水鏡,鏡,玻璃表面鍍銀鏡子,玻璃鏡子,鏡面玻璃,等。銀鏡廣泛應用于家具,工藝品,裝飾裝修,浴室鏡子,化裝鏡子,光學鏡子,以及汽車后視鏡等。
約在明末清初之際,一種由玻璃制成的鏡子出現(xiàn)在早已習慣了銅鏡的傳統(tǒng)中國。次使用玻璃鏡子的中國人,一定在里面看到了自己不已的神情,因為鏡中人實在是太清晰了,簡直分毫不差。
玻璃鏡子能在明代來到中國,一定頗費周折,因為那不是一個開放的時代。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當年北宋滅亡之后,南宋又在江南過起了偏安的日子。青銅器的還在繼續(xù),中國的大地上卻難得安寧。遼、西夏、金、元,前前后后,這些少數(shù)民族政權不斷驚擾著杭州的迷夢。對馬背民族強大的恐懼和的羞辱長久地積壓在漢人心頭,直到朱元璋從元人手中重新收拾起舊山河,建立了明朝,這種感覺才稍有舒緩。但朱元璋似乎覺得宋代的統(tǒng)治太寬松了,于是廢除宰相,獨攬皇權于一身,成為的典范。政治高壓之下,中國文化和社會一步步滑向僵化的深淵。
那時的世界,正在步入所謂“地理大發(fā)現(xiàn)”的迷狂之中,世界大洋航道的開拓,次讓人感到世界已經聯(lián)接為一體。而在迪亞士、達伽馬和哥倫布之前,中國的鄭和早已完成七下西洋的壯舉。但此后由于諸種原因,明政府卻實行了閉關鎖國之策,白白葬送了自己參與海上競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