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用餃子來做宴席從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有。當時,都城長安是唐朝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在太平盛世之中,人們對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飲食文化也隨之發(fā)展起來。唐代長安城里盛行一種高等級的宴席,叫做"燒尾宴",這是朝廷大臣官位提升后,進獻給皇帝的豐盛的大餐。我們在發(fā)現(xiàn)的一份唐代保存到今天的"燒尾宴"的食單里面,這個食單就是相當于今天的菜譜、在這個里面,就發(fā)現(xiàn)有一道叫做"二十四氣餛飩"。就是根據(jù)二十四個節(jié)氣,來包成不同形狀、不同內(nèi)容的、這樣的餃子。所以我們認為,今天的餃子宴可能是在唐代已經(jīng)有了它的雛形。
饸饹的傳說
據(jù)傳,以前郟縣當?shù)赜幸粋€古老的商紂王聽聞蘇護之女蘇妲己相貌奇美,下詔納其為妃,蘇妲己 各式各樣的饸饹面(2)就由其兄嫂護送前往國都朝歌,途中路經(jīng)獲嘉,下榻于當?shù)伢A館,妲己之嫂頗通玄術,夜觀天象知道會有不利于妲己,于是下廚用面粉佐以祛邪鎮(zhèn)災之物作了一碗面,親自給小姑妲己端過去,走到門口,已經(jīng)晚了一步,正好看到受女媧之命來穢亂殷商的九尾正在吸取妲己的元神,其嫂法力有限,眼睜睜的看著九尾狐貍幻化成妲己模樣,與妲己肉身合二為一,驚恐的說不出話。假妲己笑吟吟的問嫂嫂所端面食叫何名字,妲己之嫂見天命如此,痛心疾首,只是喃喃道"活啦,活啦……"。于是演變?yōu)橐娞焖Q的"饸饹"。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詳細內(nèi)容見前述"張仲景"部分。
餃子就酒越喝越有,寓意日子越過越好。
頭伏餃子二伏面(伏天是一年中氣溫升高、潮濕、悶熱的日子,一年有"三伏"。百姓說的"苦夏"就在此時。入伏的時候,恰是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谷滿倉,人們利用這個機會,打打牙祭,吃頓白面,餃子又是平時難見的上品,所以就有"頭伏餃子二伏面"的說法)。
冬至餃子夏至面。
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吃面條,俗稱"過水面",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
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這句北方的名言在這里驗證,北方人是非常喜歡吃餃子的)。
出門餃子進門面
餃子開口--露餡了
瞎子吃餃子--心里有數(shù)
啞巴吃餃子--肚里有數(shù)
茶壺里煮餃子--肚里有貨倒不出來
大年初一吃餃子--沒外人。
茶壺里煮餃子--有口倒不出
企業(yè): 西安趙家臘汁肉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手機: 13119135353
電話: 029-88895570
地址: 西安市高新區(qū)高新四路中段(原趙家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