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小小的太空豆在實際的使用中其實是很有講究的,使用的好壞和細節(jié)的考慮,都會影響到釣魚的效果。
不少釣魚高手,都采用“過線”的方式來串聯(lián)太空豆。夾標座的兩顆太空豆需要留點空隙,大約1~2mm即可,不要太松也無需太緊,過緊會失去空間、不利于標座自然伸直向上,吸附硅膠漂座,影響標的自然垂直度。
然后,鉛皮座的下方太空豆一定要緊,不夠力需要再加一個,因為如果提鉛釣,提竿后,鉛皮座會向下撞擊下面的太空豆導致向下移位過多。鉛皮座上方太空豆一粒就夠了。當發(fā)現(xiàn)太空豆移位過多,無論標座處還是鉛皮座處,通常應將下面的太空豆往上提,否則會導致釣目減少。
另外,原線上的太空豆,如果是材料,是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
在換主線時,剪掉多余主線留適當長度7、8厘米,將線頭繞個圓圈,輕拉留一小孔,再將新主線線頭從小孔中穿過1厘米,捏住拉緊舊線線頭,使小孔閉合時抓緊線頭,再慢慢提太空豆至新線上即可。
釣組上一般配“7 1”顆太空豆,都有哪些作用
如果只是起固定作用,太空豆可減少至三粒,浮漂上下各一粒,吸附硅膠漂座哪里買,鉛墜上方一粒即可,這是限度,但很少有人這樣做,現(xiàn)在市面上售賣的太空豆基本是6克豆子、8克豆子,有些是9克豆子,那么多出來的這些豆子都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下面我逐一解釋,先說基本的6克豆子吧
浮漂上下各兩顆,這四顆豆子用處很大。離浮漂近的兩顆肯定是起固定作用,但是有些釣友偶爾會用稍大一號的太空豆去配細線,這樣在垂釣過程中起竿稍微用點力豆子就分開了,此時如果把四顆豆子都趕到一起,摩擦力就會增大一些,相對來說就不那么容易炸開。
第二個作用是標記靈點和鈍點,我們重鉛找底之后,先用頂端那顆豆子作為標記,此時八字環(huán)到底、子線躺底,為鈍點;調好浮漂后,先在下鉤單掛一顆搓餌(搓餌別太大),丟入水中找到一目或半目位置,吸附硅膠漂座供應商,也用一顆豆子標記,此時下鉤到底、上鉤懸浮,為靈點。兩顆豆子標記好后,就可以掛雙餌開釣了,魚口少就釣靈點,有口打不到就釣鈍點,如果浮漂移動到頂端那顆太空豆附近,這時你就會明白,雙子線已經(jīng)躺底了。
第三個作用是可以記住兩個位置的水深。你在A釣位沒有魚口,想要換到B釣位試試,那么先將四顆豆子趕到一起,如果B釣位水比A釣位深,底下那個豆子不動,其余三粒豆子上移;如果B釣位水深比A釣位淺,頂端的豆子不動,其余三顆下移。當你返回A釣位后只要把三顆豆子趕回標記豆的位置即可正常作釣,不用再重新找底。
鉛皮座上方下方各一顆。下方的豆子是為了防止鉛皮座和八字環(huán)的沖撞和摩擦,八字環(huán)和主線連接處有個結,如果不用太空豆隔開,經(jīng)常與鉛皮座摩擦會受損。另外,如果沒有下面的那顆太空豆,某些釣法就玩不了了,比如飛鉛釣法。鉛墜上方的太空豆是為了固定。
鉛墜周圍的三顆太空豆的漁具技巧了。有些6 1的線組則是鉛墜兩側一邊一顆太空豆,對日常做釣影響不大。正常情況下,鉛墜上方的太空豆是為了鎖緊鉛墜,防止其亂活動,而鉛墜下方的太空豆是為了在鉛墜與八字環(huán)之間加一個緩沖,防止每次揚竿鉛墜直接撞擊到八字環(huán),造成主線受傷。在應對某些特殊的魚情時,我們常常使用大跑鉛作釣,這時只需要將鉛墜上方的太空豆上擼10cm左右,同時在鉛皮座上加裹一塊鉛皮即可,十分方便。在做釣行程時,我們也可以同時上擼鉛墜兩側的太空豆,以達到變相增加子線長度的目的,增加子線擺動,加大誘魚力度。在做釣水皮時,我們也可以通過上擼太空豆來將鉛墜鎖在漂座下方,加快浮漂翻身速度,增加子線擺幅。
主線上各個部位的太空豆常用的漁具技巧便敘述至此,當然還有更多的花式操作,而且太空豆也廣泛應用于傳統(tǒng)釣,路亞,閥釣等釣法,它們都有著自己不同的漁具技巧。后要啰嗦的一點漁具技巧是,我們在擼動太空豆時,特別是一些質量較差的太空豆,一定要用油脂先涂抹主線以達到潤滑的作用,吸附硅膠漂座批發(fā),不然摩擦產生的熱量會損傷主線,經(jīng)常發(fā)生起毛的情況,而且油脂雖處可見,太陽曬一會兒臉上便會分泌一層,更別提三天不洗頭了。
企業(yè): 固始融信漁具有限公司
手機: 13693976110
電話: 0376-4300193
地址: 河南信陽固始觀堂鄉(xiāng)觀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