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你知道繼電器型PLC與晶體管型PLC的區(qū)別么?
晶體管(包括晶閘管)輸出屬于有源開關,要求負載必須匹配或者適應相應電源,對電感性負載,有時還要考慮配二極管。
這三類輸出的優(yōu)缺點各是什么?
1、繼電器優(yōu)點:交流及直流負載都可以驅(qū)動;負載額定電流大;缺點:動作頻率不能太高,同時繼電器是有壽命的,一般100萬次。2、晶體管優(yōu)點:動作頻率可以達到幾百KHZ,無觸點,因此不存在機械壽命的說法;缺點:只能接直流負載(一般DC30V以下),電流比較小。
3、晶閘管優(yōu)點:動作頻率比較高,壽命長;缺點:只能接交流負載,負載額定電流比較小。
這樣,不僅整齊、美觀,而且便于元器件裝配及引線彎腳。當然,所謂整齊一致也是相對而言的,特殊情況要因地制宜。
影響PCB布局因素信號流走向因素對整機電路的布局原則是:把整個電路按照功能劃分成若干個電路單元,按照電信號的流向,逐個依次安排各個功能電路單元在板上的位置,使布局便于信號流通,并使信號流盡可能保持一致的方向。
在多數(shù)情況下,信號流向安排成從左到右(左輸入、右輸出)或從上到下(上輸入、下輸出)。與輸入、輸出端直接相連的元器件應當放在靠近輸入、輸出接插件或連接器的地方。以每個功能電路的核心元件為中心,圍繞它來進行布局。
例如:一般是以三極管或集成電路等半導體器件作為核心元件,根據(jù)它們各電極的位置,排布其他元器件。要考慮每個元器件的形狀、尺寸、極性和引腳數(shù)目,以縮短連線為目的,調(diào)整它們的方向及位置。
特殊元器件位置因素電子整機產(chǎn)品的干擾問題比較復雜,它可能由電、磁、熱、機械等多種因素引起。
PCB元器件焊盤的定位元器件的每個引出線都要在PCB上占據(jù)一個焊盤,焊盤的位置隨元器件的尺寸及其固定方式而改變。對于立式固定和不規(guī)則排列的板面,焊盤的位置可以不受元器件尺寸與間距的限制;
對于規(guī)則排列的板面,要求每個焊盤的位置及彼此間的距離應該遵守一定標準。無論采用哪種固定方式或排列規(guī)則,焊盤的中心(即引線孔的中心)距離PCB的邊緣不能太近,一般距離應在2.5mm以上,至少應該大于板的厚度。
焊盤的位置一般要求落在標準坐標網(wǎng)格的交點上。在國際電工(IEC)標準中,標準坐標網(wǎng)格的基本格距為2.54mm(國內(nèi)的標準是2.5mm),輔助格距為1.27mm或0.635mil(1.25mm或0.625mil)。
這一格距標準只在計算機自動設計、自動化打孔、元器件自動化裝焊中才有實際意義。對于一般人工鉆孔,光耦隔離繼電器模塊哪個品牌好,除了雙列直插式集成電路的管腳以外,其他元器件焊盤的位置則可以不受此格距的嚴格約束。
但在布局設計中,焊盤位置應該盡量使元器件排列整齊一致,尺寸相近的元件,其焊盤間距應該力求統(tǒng)一(焊盤中心距不得小于板的厚度)。
企業(yè): 東莞市杉皓自動化有限公司
手機: 13392352820
電話: 0769-22479652
地址: 廣東省東莞市東城區(qū)東城街道立新光大路北一街1號鑫鴻源產(chǎn)業(yè)園B棟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