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飲食文化
貴州酸菜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民族大省,貴州民族菜是中國黔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貴州境內49個民族在與自然界斗爭謀生存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積聚地方民族個性的特色菜肴。
貴州地處祖國西南云貴高原,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無霜期長,污染,是一個特有的綠色植物王國。在遠離都市,依山傍水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漫山遍野的山珍、河鮮野蔬為貴州民族菜的發(fā)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
元明以后,特別在清代三百年間,貴州釀酒的優(yōu)良體統(tǒng)得到發(fā)揚光大。在清初的小說名著《鏡花緣》里,記有當時全國的五十產品種名酒,其中就有貴州的苗酒和夾酒。關于苗酒,乾隆《貴州通志》說,主要產于都勻府各屬,為苗族、布依族人民釀造飲用,工藝刺繡,它“色紅而味醇厚”。李宗昉《黔記》說,夾酒以糧食為原料,“初用釀燒酒法,貴州工藝刺繡,再用釀白酒法乃成”。其它如勾藤酒、刺梨糯米酒等也各具特色。這當中引人注目的是仁懷“春”、“燒”,它經(jīng)過幾個世紀的醞釀,逐步發(fā)展成譽滿五洲的“”。
貴州釀酒的歷史。據(jù)現(xiàn)有資料,少數(shù)民族工藝刺繡,可知早在二千一百年的戰(zhàn)國時代,貴州的青山綠水間就無處不飄美酒香。據(jù)文獻載,當時貴州一帶就生產一種枸醬酒了。漢代,貴州的釀酒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史載,漢武帝曾品嘗過古仁懷產的酒而大加贊賞。南北朝時期,這里已能釀出酒精濃度較高的酒。隋唐五代時,又出現(xiàn)一種“女酒”。古代是指煮酒的,后漸漸為酒之名。宋代,朱弁《曲淆舊聞》就記有當時的二百種名酒。而產于今貴州一帶的“牂牁酒”和“風曲酒”已頗負盛名。
企業(yè): 貴州山水貴客文化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
手機: 18159911111
電話: 0854-3518858
地址: 貴州省黔南州荔波縣時來永匯風情主題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