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紫穗槐不僅具有綠化、美化和養(yǎng)護道路的經(jīng)濟價值,而且是一種很好的綠肥和動物飼料。據(jù)分析,每500公斤紫穗槐嫩枝葉含有6.6公斤氮、1.5公斤磷和3.9公斤鉀。種植紫穗槐時,秋季每畝可收獲5000多公斤綠色枝葉。經(jīng)過2-3年的種植,每年每畝可收獲1500-2500公斤,足夠3-4畝肥料快速改良土壤。紫穗槐喜歡干燥寒冷的氣候,具有很強的抗寒性和抗旱性,能在降雨量約200毫升的地區(qū)生長。紫穗槐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的飼料植物,葉片多,營養(yǎng)豐富,含有大量的粗蛋白、維生素等。紫穗槐每500公斤風干葉含有12.8公斤蛋白質(zhì)、15.5公斤粗脂肪、5公斤粗纖維和209公斤可溶性無氮提取物。粗蛋白含量為苜蓿的125%。
刺槐幼苗的培育管理
1.苗期培育管理:當幼苗長到3 ~ 4厘米時,患病的幼苗會不時被清除,過密的幼苗會散開。當幼苗長到10 ~ 15cm時,幼苗將被固定。每延米大約有10棵幼苗,當成雙排幼苗時必須交錯排列。每畝大約還剩下12,000株幼苗。
2.幼苗完全生長后,應根據(jù)含水量適當灌溉,每年2 ~ 3次。如果秋季沒有幼苗,越冬前應澆一次防凍水。尿素可在6月初施用一次,每畝10公斤。施肥后應該澆一次水。
3.每10天噴一次0.5% ~ 1%當量的波爾多液或1% ~ 2%的亞鐵,防治苗枯病。40%樂800倍液防治蚜蟲。為了確保幼苗的平衡生長,在7月底對幼苗進行一次嫩枝扦插。多剪大苗,少剪小苗,剪后高度不小于80厘米。
刺槐現(xiàn)在是秋末冬初。農(nóng)民們經(jīng)常選擇在這個時候砍掉并種植刺槐。一方面,可以避開春季的種植高峰期和農(nóng)忙季節(jié),充分利用閑置的冬季,保證種植時間的質(zhì)量。另一方面,根據(jù)刺槐的生理特性,根系生長所需的日平均溫度相對較低。秋天落葉后,地上部分停止生長,而地下部分仍會生長一段時間。落葉時,枝葉的流動營養(yǎng)又回到樹干和根部。那時,根富含貯藏營養(yǎng),這正好使根有一個生長階段。為了使幼苗生長健壯,結(jié)合中耕除草,應一次性施用少量氮肥,例如每畝施用5公斤尿素。此外,種植刺槐的地塊通常比較干燥,深秋和初冬緊隨其后的是雨季。這時,種植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長,從而提高種植成活率。此外,在嚴冬到來之前,新種植的刺槐幼苗的根已經(jīng)恢復并生長了一段時間。第二年春天的苗期很短。溫度合適后,根會立即生長,然后從根中發(fā)芽,長出新的枝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