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大型生產(chǎn)型反應釜
1. 大容量實驗室反應釜生產(chǎn)能力大
大容量實驗室反應釜以單層釜壁取代了傳統(tǒng)的夾套式釜壁,使反應容器不承受或只承受較小的外壓,因而擺脫了傳統(tǒng)的外壓容器由于容積增加而帶來的釜壁過厚、傳熱不良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反應釜的容積量可達到 30m 3 ,甚至更大,這大大提高了單釜生產(chǎn)能力。
2. 大容量實驗室反應釜傳熱系數(shù)高
反應介質的加熱和冷卻均采用內置板式換熱器,傳熱系數(shù)比傳統(tǒng)的盤管式換熱器高 40% ,而且板式換熱器結構較緊湊,有利于在容積較大的反應釜內布置充足的加熱和冷卻面積,使樹脂的合成反應過程進行得更加均勻、穩(wěn)定。
3. 大容量實驗室反應釜易于維修
由于內置板式換熱器是可拆卸的,因此易于清洗和維修,有利于減少操作故障,提高生產(chǎn)的穩(wěn)定性。
鈦合金反應釜及修補技術
鈦合金修補技術表面處理清除蝕損部位的積附物,用角向或直柄砂輪機打磨待修補部位,原則是“越毛糙越好”,后用或酒精清洗脫脂(不允許再用手、物觸摸)。上開式采用杠桿式開門機構,杠桿下端與釜門連接,上端裝有配重裝置,該型式開啟輕便,釜側占用空間小。配料將基料和固化劑按其配比倒出在工作板上,充分混合均勻成為深色膠料。將配好的R 型料用膠料均勻涂敷在修補部位表面,刮實趕盡氣泡,確保表面與修補劑密實接觸,20 - 30 ℃
固化2 小時。將配好的S 型料用工具刷在R 型料表面。一般要求涂刷兩層、間隔時間2 小時以上。注意要現(xiàn)用現(xiàn)配。
高溫碳化反應釜
反應釜高溫碳化技術利用電加熱反應釜高溫碳化,這是去除活性炭上有機物的科學方法,一般情況下高溫炭化階段是使活性炭上吸附的一部分有機物沸騰、汽化脫附,一部分有機物就會發(fā)生分解反應,生成小分子烴脫附出來,殘余成分留在活性炭孔隙內成為“固定炭”。這與反應釜設備高低溫操作后變形大、墊片密封性能差有直接的關系。在這一階段,溫度將達到800~900°C,為避免活性炭的氧化,一般在抽真空或惰性氣氛下進行。接下來的活化階段中,往反應釜內通入CO2、CO、H2或水蒸氣等氣體,以清理活性炭微孔,使其恢復吸附性能,活化階段是整個再生工藝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