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赤芍:1、選地整地:赤芍以壤土及沙壤土適宜,沙土次之,黏重的土壤側(cè)較差。秋后作物收獲后,進行秋翻,以利驅(qū)除病蟲害。翌年春整地,犁后用耙耙平,然后做畦,畦的大小長短,可根據(jù)地的形勢具體決定。
2、育種栽培:秋后收獲時即可分選種根,種根必須是具有芽苞,完整無疵、健壯的宿根。栽種時,先于畦間打穴,行間及株間距離40~50cm,然后將種根分植于穴中,芽向上,每穴栽1株,平均每667㎡可栽種3000株左右。赤芍分栽后,~第2年,可于畦邊間作包谷、黃豆,但在第3年則不能再問種其他作物。每年5-6月追施農(nóng)家肥1次,冬季在畦面鋪圈肥或土雜肥,以保安全越冬。赤芍忌連作,種過赤芍的土地,能換土或改種其他作物,以免發(fā)生病蟲害。
芍的原植物是赤芍或川赤芍等植物,在春、秋兩季采挖后出去根莖及泥沙,曬干而得的藥材。原植物是多年生草本,根肥大,呈紡錘形或圓柱形,黑褐色。芍的原植物是赤芍或川赤芍等植物,在春、秋兩季采挖后出去根莖及泥沙,曬干而得的藥材。莖直立且在上部有分枝;葉互生,莖下部葉為二回三出復(fù)葉,上部為三出復(fù)葉,小葉卵圓形或橢圓形或披針形;花,有苞片、萼片。
中藥成品赤芍干燥根呈圓柱形,兩端粗細近于相等,稍彎曲,表面暗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橫向凸起的皮孔及根痕,,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平整粉白色或黃白色。氣微香,味微苦澀。藥材以跟條粗長,外皮易脫落,粗而深,斷面白色,粉性大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