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注水施肥:栽培前5~7天,注水30厘米左右深,進水口用60畝篩絹進行過濾,每畝施草皮泥、人畜糞尿魚磷肥混合至1000~1500千克做千克做基肥,和土壤充分拌勻待播種,既作為栽培苦草的基肥,又可培肥水質。
草種選擇:選用的苦草種應籽粒飽滿、光澤度好,成黑色或黑褐色,長度2毫米以上,大直徑不小于0.3毫米,以天然苦草的種籽為好,可提高子一代的分蘗能力。
浸種:選擇晴朗天氣曬種1~2天,播種前,用稻田里的清水浸種12小時。
所以,植物可以產(chǎn)生自身的有機物質;被稱為自養(yǎng)型生物。很明顯,光合作用和植物生產(chǎn)所需要的資源為水、太陽光和礦物營養(yǎng)素或元素。大多數(shù)植物所需的元素為碳、氫、氧、氮、磷、鉀、 鈣、鎂、鐵、錳、鋅、銅和鉬。有些植物還需要下列一種或幾種元素:鈉、硅、氯、硼和鈷。當然,還有影響植物生長的其他因素。
應該注意到光合作用是一個還原反應。反應所需的能量來源于光,部分光能被轉化為糖的化學能。氧在能量固定的過程中產(chǎn)生。
如果植物的有機物質生產(chǎn)只停留在光合作用的水平上,那植物只是一堆糖而已。光合作用中產(chǎn)生的糖被植物的其他生物化學途徑用于產(chǎn)生一系列非常廣泛的有機化合物。典型的化合物有淀粉、纖維、膠質、木質素、丹寧、脂肪、蠟、油、氨基酸、蛋白質和維生素。這些化合物被植物用于建造自身的組織和結構。當然,植物必須進行一些生物學的功用于自身的維持、生長和繁殖, 用來做這些功的能量來源于光合作用所產(chǎn)生的有機物。所以光合作用所產(chǎn)生的有機物質既用做植物生物組織的建筑材料,也作為能源。
(Ross, 2015) 核心澤瀉類植物系統(tǒng)演化樹。大部分都是水生植物,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完全沉水植物。而海生種類,分布在水鱉科(Hydrocharitaceae)、絲粉藻科(Cymodoceaceae)、流蘇菜科(Ruppiaceae)、海王草科(osidoniaceae)、大葉藻科(Zosteraceae)5個科12個屬60種左右,后四個科所有種類均為海產(chǎn)。海生植物在澤瀉目中有三次獨立的演化起源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