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發(fā)展方向
1、虛擬機床:通過研發(fā)機電一體化的、硬件和軟件集成的技術,來實現(xiàn)提高機床的設計水平和使用績效。
2、綠色機床:強調節(jié)能減排,力求使生產系統(tǒng)的環(huán)境負荷達到很小化。
3、智能機床:提高生產系統(tǒng)的智能化、可靠性、加工精度和綜合性能。
4、e-機床:提高生產系統(tǒng)的獨立自主性以及與使用者和管理者的交互能力,使機床不僅是一臺加工設備,而是成為企業(yè)管理網絡中的一個節(jié)點。
鏜孔機是如何進行定位的呢?3、高精度機床:包括坐標鏜床、齒輪磨床、螺紋磨床、高精度滾齒機、高精度刻線機和其他高精度機床等。
鏜孔機,涉及機械設備領域,包括鏜桿主固定座、進給固定座上、進給導向柱、進給后固定座、減速機機架、導向孔、鋼套、二級回轉減速機、電機座、電機、一個鏜桿花鍵套、鏜桿、鏜桿導正套、鏜桿壓蓋、杯士、鏜桿副固定座。鏜孔機可直接用于殼體上的盲孔加工,通過將鏜桿主固定座的定位臺與殼體的止口配合定位,然后通過螺釘與殼體固定連接,在固定的同時,鏜桿導正套可直接與殼體內的盲孔端面配合形成定位,也可通過鏜桿副固定座進行定位,方便移動,實行殼體上盲孔的加工,修復等工作。
便攜式鏜孔機器包括:傳動單元,傳動單元包括具有旋轉軸線的電動馬達以及將由電動馬達施加的運動分配到刀具軸的分配塊,該刀具軸支撐用于鏜孔和焊接的裝置并具有旋轉軸線;中央單元,包括用于推進刀具軸的支撐軸以及適于管理推進的第二中央電動馬達,支撐軸由空心圓柱管形成,且內部包括外螺紋的螺紋管;?用于將傳動單元和中央單元聯(lián)接和斷開的裝置;以及螺紋管的推進系統(tǒng),被配置為用于將由電動馬達施加的旋轉運動轉換為螺紋管沿軸線的直線運動。
便攜式鏜孔機固定鏜桿:把選型適用的鏜刀桿、支撐法蘭、支撐柄、定心錐裝配在需加工工件上,測量調整好鏜桿中心,用焊接柄(M16螺釘)把支撐法蘭點焊在 需加工工件上,要求:焊接牢固穩(wěn)定,定心中正,之后撤掉定心錐。定心是否中正,可用磁力表吸附在鏜桿上左、右兩端,手動旋轉鏜桿觀察指針是否與原孔未磨損部位中心一致 (如:油封端蓋),不一致持續(xù)調整,直至焊接擰死螺釘后定心準確,鏜桿旋轉均勻、穩(wěn)定。當加工大型鍛鋼曲軸時,則主軸頸和連桿頸均采用數(shù)控內銑機床比較合理。
便攜式鏜孔機連接主機和刀具:把主機法蘭與支撐法蘭用螺栓連接固定,同時保證鏜刀桿能旋入主電機減速箱螺紋孔內,再連接主電機,并用螺栓緊固牢;把分體式刀架或插入式高速刀片用螺釘緊固在距離要加工孔前2--5mm距離的位臵上,近端鏜孔采用正刀主電機正轉進給電機正轉加工,遠端鏜孔采用反刀主電機正轉進給電機反轉加工,開始進給前,要調整刀尖位臵保證近邊加工量在2mm以內。自激振動是在不受任何外力、激振力干擾的情況下,由切削過程內部產生的持續(xù)振動。
鏜孔機是機械加工中重要的一道工序,一般采用鏜床進行零件的進一步加工,以提、減小表面粗糙度,較好的糾正原來孔軸線的偏斜。然而船舶軸系和關鍵部件的加工和維修一般采用現(xiàn)場加工和裝配,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周期,普通鏜床因大小、重量等問題無法滿足這一工作要求。油標、油窗、油杯、油嘴、油線、油氈、油管和分油器等應齊全完好,安裝正確。
本研究旨在設計一種便攜式的船用鏜孔機,這種鏜孔機能夠方便地對軸系孔進行加工和維修,同時能夠加工鏜床無法加工的大型零件的座孔。研究的方法是從機電一體化系統(tǒng)的角度進行分析研究,主要是從機械選型布置與結構設計是否適應控制的要求,設計的獨特結構是否能夠滿足船上加工要求這兩方面進行考慮。在結構方面:主要是依據(jù)鏜床的工作原理進行小型化設計,為克服在工作時傳動的不平穩(wěn)性,在分析機械傳動的各種傳動方式之后,確定采用蝸輪蝸桿式傳動,這不僅克服了傳動的不平穩(wěn)性,同時其大傳動比能夠很好地滿足機器的鏜孔切削。為提高機器的響應性能,在驅動方面采用了伺服電機作為原動機,同時也減小了設備體積。按調頭鏜孔的要求提高機床本身的精度,需把銑鏜床精度表中的“機床方面影響調頭鏜孔同軸度的誤差表”所列每項都減小到允許誤差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