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回轉窯操作中保證尾溫穩(wěn)定既能保證預熱穩(wěn)定、煅燒正常,故要控制好窯尾溫度的穩(wěn)定(濕法窯動搖在±10℃)。要使兩端溫度穩(wěn)定需要留意以下幾方面:
1)關注煤粉質量
隨時控制煤粉質量,如煤的工業(yè)剖析、煤粉細度、煤粉水分等,依據煤粉質量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2)控制生料的易燒性
隨時控制生料的易燒性,影響生料易燒性的要素有生料化學成分、生料細度、水分以及原料的物理性能等。
3)勤察看儀器和儀表
借助相關儀表及時控制回轉窯窯尾溫度和窯尾廢氣成分(從廢氣成分可判別鳳煤配合狀況),發(fā)現不正常的時候需要及早的采取有效措施或向有關部門反映。
4)調整燒成溫度的辦法
先調鳳煤,如溫度仍達不到請求時再進行窯速的調整;如生料“黑影”繼續(xù)前移,燒成溫度降落,需求繼續(xù)降低窯速,采用慢窯升溫的辦法到達升溫的目的。
5)控制尾溫
控制回轉窯尾溫的主要辦法是減小排風量。確保尾溫控制在±(5~10℃)范圍內。
控制好燒成帶溫度和窯尾溫度,是穩(wěn)定熱工制度的重要措施。
在窯爐中回轉窯車上的坯體經常會出現坍塌的現象,那么這是因為什么呢?以下為出現坍塌現象的主要原因:
1.回轉窯的裝載不符合要求,鋼坯不穩(wěn)定或者墊子產生松動。
2.窯車發(fā)生脫軌或者不平衡的情況。
3.窯爐燒制的時候溫度過高或者保持的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產品柱的塌陷。
4.裝載或運行的過程中與窯中的窯壁或者突起碰撞。
5.回轉窯內的溫度分布的不合理。支架高溫的強度低或者對快速冷卻以及快速加熱等操作的抵抗力差。
6.進入窯內窯體的水分過高,熱帶的窯頭溫度較高或者熱帶與熱帶之間的溫差過大,也可能會造成板坯以及身體甚至塌陷。
以上是為大家整理的回轉窯內倒塌的六種原因,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進一步的了解生產時的狀況,以便在遇到故障與問題的時候能夠有效地解決。
回轉窯雖然具有很長的使用壽命,而且性能優(yōu)越,但是使用過程中也會不可避免的出現各種故障,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故障就是設備低斜度高運轉,我們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先了解導致這一故障的原因有哪些。
1.有利于提高物料溫度及提高物料煅燒溫度。在回轉窯內物料處于堆積狀態(tài),其外層物料直接受熱,靠近火焰一邊的物料受火焰輻射和對流傳熱,與窯襯接觸的一邊通過耐火磚的傳導傳熱而獲得熱量,而處于堆積狀態(tài)內部的物料只能靠外面一層物料傳導傳熱而獲得熱量,而處于堆積狀態(tài)內部的物料只能靠外面一層物料傳導傳熱而獲得熱量。回轉窯窯速的提高可使物料翻動次數增加,獲得熱量增加,物料溫度提高,即煅燒溫度提高;
2.窯速提高,物料翻動次數多,受熱均勻,因此熱熟料均勻。由于窯速提高,物料翻動次數多,還使耐火磚于火焰輻射與物料填埋時的溫度差減小,有利于延長耐火磚壽命。據介紹,濕水窯每轉一次,窯襯表面溫度差可達400℃,而預分解窯較低的可達200℃。眾所周知,前者的轉速一般為1r/min。而后者都在3r/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