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熱處理方面的現(xiàn)行國家標準
27 GB/T8121-2012熱處理工藝材料術語 2012年第24號公告
28 GB/T9452-2012熱處理爐有效加熱區(qū)測定方法 2012年第24號公告
29 GB/T28909-2012超高強度結構用熱處理鋼板 2012年第28號公告
30 GB15735-2012金屬熱處理生產(chǎn)過程安全、衛(wèi)生要求 2012年第28號公告
31 GB/T28838-2012木質(zhì)包裝熱處理作業(yè)規(guī)范 2012年第28號公告
32 GB/T28992-2012熱處理實木地板 2012年第41號公告
33 GB13014-1991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 1992-03-01實施,代替GB 1499-1984
真空滲氮是使用真空爐對鋼鐵零件進行整體加熱、充入少量氣體,在低壓狀態(tài)下產(chǎn)生活性氮原子滲入并向鋼中擴散而實現(xiàn)硬化的;而離子滲氮是靠暉光放電產(chǎn)生的活性N離子轟擊并僅加熱鋼鐵零件表面,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核化物實現(xiàn)硬化的。
真空滲氮時,將真空爐排氣至較高真空度0.133Pa(1×10-3Torr)后,將工件升至,530~560℃,同時送入氨氣或NH3 CXHY N2O復合氣體,并對各種氣體的送入量進行控制,爐壓控制在0.667Pa(5Torr),低壓狀態(tài)能加快工件表面的氣體交換,活躍的N元素(或N,C)來自化學反應及NH3(或在處理溫度500-570℃NH3和CXHY的裂解),保溫3~5h后,用爐內(nèi)惰性氣體進行快速冷卻。不同的材質(zhì),經(jīng)此處理后可得到滲層深為20~80μm、硬度為600~1500HV的硬化層。鋼在氮化后,不再需要進行淬火便具有很高的表面硬度大于HV850)及耐磨性。
鋼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或Ac1以上某一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后以大于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進行馬氏體轉(zhuǎn)變的熱處理工藝。
通常也將鋁合金、銅合金、鈦合金、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處理或帶有快速冷卻過程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
淬火的目的是使過冷奧氏體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zhuǎn)變,得到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然后配合以不同溫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鋼的強度、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以及韌性等,從而滿足各種機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過淬火滿足某些特種鋼材的的鐵磁性、耐蝕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根據(jù)冷卻方法,淬火工藝分為單液淬火、雙介質(zhì)淬火、馬氏體分級淬火和貝氏體等溫淬火4類。
淬火能使鋼強化的根本原因是相變,即奧氏體組織通過相變而成為馬氏體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