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國城市垃圾處理起步很晚,上世紀80年代才開始進行垃圾處理。之前,垃圾都是露天堆放的。據中國環(huán)境保護產業(yè)協(xié)會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協(xié)會資料介紹,在1990年前,中國城市垃圾處理率還不足2%。但是在2003年發(fā)生非典之后,因垃圾道利于傳播,被許多城市禁用了。進入90年代以后,中國城市垃圾處理才有了不斷提高。1999年,中國設市城市為668座,共有垃圾處理廠(場)696個,其中包括不到200個的無害化處理廠,垃圾處理率63.4%,無害化處理率僅為20.3%。
目前,中國城市僅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有700多個,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52%。中國城市的垃圾處理首先要經過收集。中國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方式基本為混合收集,雖然2002年中國政府提倡分類收集,但垃圾分類收集只占16%。混合收集主要有幾種方式,一種是垃圾道,在中國高層住宅樓中,垃圾道在建樓時就已經設計好了,從一層一直直通到頂層,居民可以把垃圾扔進垃圾道,環(huán)衛(wèi)人員從底層拿走。各地政府在治理農村生活垃圾問題時,基礎設施設備和相關的硬件的投入先是要到位,如:生活垃圾壓縮中轉站,家家戶戶的垃圾桶等。通過垃圾道收集居民生活垃圾曾經是居民生活區(qū)垃圾常見的收集方式。但是在2003年發(fā)生非典之后,因垃圾道利于傳播,被許多城市禁用了。北京、廣州和上海等城市相繼規(guī)定新建住宅樓不設垃圾道,一些城市還將已建住宅樓的垃圾道封閉停用。
各種的設施設備的投入也是處于整個垃圾收運系統(tǒng)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設計生產也是與相關聯(lián)設施設備能配套使用的,如地埋壓縮式垃圾中轉站,便于各種垃圾收集的設備的傾倒,也能與市面上的環(huán)衛(wèi)轉運車輛進行對接式的轉移,也能達到現在所需封閉式轉運的要求。
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因地制宜,綠水青山,需要我們去愛護,正確處理生活垃圾,采用便利的垃圾收運設施設備,以前還是處于摸索式的建設,現在各地基本都出了明文規(guī)定建設要求,埋地壓縮式垃圾中轉站,能滿足建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