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圃地選擇
用作育苗的苗圃地,應重點選擇交通1,便利、地勢平坦、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PH值以6.7~7.8為宜。育苗地還應當具備一定的灌溉條件。
種子處理
種子消毒時,要將種子用0.5%的gao錳suan鉀溶液浸泡2小時,撈出后再密封0.5小時。然后,再用清水沖洗。
種子催芽采用層積催芽時,將種子與含水量為60%~70%的濕沙以1:3的體積比混合,在室內(nèi)用容器或選背風向陽、地勢高燥處挖深80 厘米、寬100 厘米的貯藏坑,坑長度視種子量多少而定。大規(guī)格常綠喬木針對苗木花卉種植大規(guī)格常綠喬木,如6-7m雪松,5-6m油松等,采取大土坨麻包打包,早晚種植及一系列特殊措施??拥卒仢裆?0厘米左右,置入種子與濕沙的混合物至距地面10厘米~20厘米,四周挖排水溝以防積水。
1、播種苗播種后要盡量避免表土干燥,特別是在北方地區(qū),一些小粒種子播種后覆土較淺,易受春旱的危害。通過合理澆水使床面保持濕潤,防止小苗失水,還可調節(jié)地表溫度,防止日灼。一般要求澆水次數(shù)多,每次澆水量要少。
2、扦插、壓條、埋條苗這些苗的生根、發(fā)芽都需要較大水量,特別是在剛開始展葉而尚未完全生根(即假活期)階段,葉面蒸騰量較大,土壤水分供應量較少,一旦斷水就將造成植株si亡,及時澆水是關鍵。在北方,氣候干燥季節(jié)更應注意。
3、分株苗、移植苗這些苗由于在栽植時根系受傷,苗木內(nèi)部的水分供應出現(xiàn)不平衡,必須加強供水。在分株和移植后應連續(xù)澆水三四次,澆水量要大些,間隔時間也不能太長。
4、嫁接苗嫁接苗對水分的需求不是太大,只要能保證砧木的正常生命活動即可。水不能太多,尤其是接口部位不能積水,否則會使傷口腐爛。干旱天氣必須澆水時也要注意。
5、大苗除非在干旱季節(jié)才需澆水。如果水分過多,還會使苗木抗性降低,影響生長發(fā)育。
對于葉片發(fā)黃,如果下部老葉發(fā)黃多是缺乏氮、鉀、鎂、鋅,其葉老葉上有病斑的多為缺鉀、鎂、鋅,無病斑的視為缺氮,如果上部新葉發(fā)黃,多為缺鐵、硫、錳、硼等癥狀。其中發(fā)現(xiàn)頂芽枯死的多為缺硼或缺鈣所致。
苗圃中的花木對缺少同一種元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又因多種缺素癥狀常會出現(xiàn)相似之處,故形態(tài)上的癥狀只能作為初診,采用下列兩種方法可以幫助確診。
一是取一支指形小玻璃管,內(nèi)盛待測溶液,綁在待測病株上。然后將一葉主脈兩側的葉片剪去,將主脈浸在玻璃管溶液中,7天至10天若被測病株恢復正常,則可確認苗木所缺少的所試元素。
二是從苗木缺素癥狀上初步判斷一下可能缺少哪種元素,然后用該元素肥料配成一定濃度的溶液,用毛筆涂在病癥較輕的葉片背面,或噴在病株上,7天至10天后觀察病情康復情況。依大、小喬木、大、小灌木、宿根、地被、藤本植物的生態(tài)群落模式,根據(jù)當?shù)刈匀粭l件及小氣候環(huán)境特點配植,充分利用鄉(xiāng)土樹種及已成功的外來樹種,以起到模擬自然、回歸自然的良好效果。若病情有所改善,或新葉生長速度明顯加快,葉色正常,則可確認苗木缺乏所噴或所涂的那種元素。
列植
指苗木呈行列式種植()。有單列、雙列、多列等方式。其株距和行距可以相同亦可 以不同。主要用于道路兩旁(行道樹)、廣場和建筑周圍、防護林帶、農(nóng)田林網(wǎng)、水邊種植、灌木 花徑及綠籬等。園林綠化用苗木應達到如下規(guī)格:行道樹干高3米以上,胸徑6厘米以上,根幅或土球45厘米~55厘米。如杭州西湖蘇堤以無患子、重陽木、三角楓等髙大喬木作為行道樹,南京中山 苗木園人口處以銀杏作為行道樹列植等。
環(huán)植
指按照圓的邊緣進行種植。有環(huán)形、半圓形、弧形以及單環(huán)、多環(huán)、多弧等富于變 化的形式。常用于花壇、雕塑和噴泉周圍,以襯托主景的雄偉;或用來布置模紋圖案,有很強的 裝飾性。在生長季節(jié),也就是施工時,根據(jù)容器情況,不脫離或脫容器栽植下地。苗木樹種多選擇低矮、耐修剪的zheng形灌木,尤其是常綠或具有色葉的種類,如球檜、金黃球 柏、黃楊、1紫葉小檗、金葉女貞等。
自然式配置
無一定的模式,即沒有固定的株行距和排列方式。該配置方式自然、靈活并富于變化,能 體現(xiàn)寧靜、深邃的氣氛。配植方式有孤植、叢植、群植和林植等,適用于自然式園林、風景區(qū)和 一般的庭院綠化。如中國式庭園、日本式茶庭及英國式庭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