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油莎豆對土壤要求非常低,可充分利用河灘、廢棄荒地等廣泛種植。不與大田作物爭良田,可有效緩解我國乃至世界土地資源日趨減少的資源危機,還能達到改良土壤,降低鹽堿,固沙、防風、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保持生態(tài)植被,調節(jié)改善局域氣候。具體條件如下:
一、要選好地域,就是盡量考慮到與油莎豆原產(chǎn)地近似的地域種植油莎豆,如果想當然到海南去種植油莎豆,結果就不會理想。
二、要選好土壤,就是盡量選擇砂質土壤種植油莎豆,不要認為啥地方都可以種植,像撂僵地、粘土地、紅壤等就不適合油莎豆的種植。
三、要掌握種植技術,就是要努力學習了解油莎豆的特性,參照類似的農(nóng)作物的種植技術進行改進,從而完善掌握油莎豆的種植技術。
四、要有收獲機,就是要提前考慮如何收獲,一畝地人工收獲需要30個人工左右,收獲的時間盡量在霜降前后,如果種植面積多,人工是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收獲的,在東北、新疆、內蒙等地,都有因為沒有適用的收獲機造成大批油莎豆凍爛在地里的情況。由于我國疆域廣,同樣砂質土壤,河南一個樣,新疆一個樣,內蒙又一個樣,對收獲機的要求也就不能夠都一個樣,因此,配備適用的油莎豆收獲機是大規(guī)模種植油莎豆的首要之舉,重中之重。
油莎豆除榨油外,也可加工成食品出售,可生食、炒食、油炸,味道香甜。榨過油的餅粕可加工成糕點,制醬油和醋,也可提取淀粉、糖、纖維素和釀酒。榨過油的餅粕經(jīng)分解發(fā)酵等流程,100千克餅粕可提取淀粉30千克,熬糖30~34千克,還可釀造40~50度白酒14~16千克,余下的粉渣還是很好的精飼料。葉子細長有韌性,是編織手工藝品的理想原料。油色清澈微紅,無沉淀,濃香無異味,0℃以下不凍,可作精美菜肴的調料油,符合國家食用油標準,是當今植物中較有發(fā)展前途的新型油料作物之一。油莎豆抗逆性強,一般不發(fā)病,可套種在蘋果、梨樹、柑桔園里,凡能種花生的土壤都能種油莎豆,但更適合沙性土壤種植。春茬3~4月中旬播種,夏茬5~6月初播種,北方麥收后可種植。開穴點播,每穴2~3粒,播種前用35℃溫水浸種3天,每天換水一次。苗期注意除草,畝用尿素10千克、鉀肥5千克追肥,管理與收獲跟花生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