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泰安燊豪化工有限公司
水滑石
專業(yè)生產水滑石
二元水滑石的基礎上,引入有機酸根離子,對水滑石進行超分子插層組裝,這樣就增大了水滑石的層間距,降低了對層板羥基的作用力,使層板羥基更容易脫除,有效增強了層板對HCl的吸收,可顯著改善PVC老化過程中的初期著色性。田春明等用含有Fe、Co、Ni、Cu的金屬配合物對軟PVC塑料的阻燃消煙作用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二合鎳(Ⅱ)的效果最hao,并與Al(OH)3/Mg(OH)2有協(xié)效作用。通過這種工藝合成得到的水滑石,能控制其晶片直徑在0.5—1.0μm、厚度在0.03—0.08μm之間,水滑石的比表面積在10-28㎡∕g左右。
然后用改性劑對水滑石進行表面改性,一方面,改性劑可以定向吸附水滑石表面上,使水滑石粉末具有荷電特性,阻止水滑石粒子的團聚,具有良好的分散穩(wěn)定性;另一方面,改性劑與水滑石表面的陽離子發(fā)生共價鍵作用而包覆水滑石的表面,有機鏈伸向外端,改善水滑石的表面性能,使其憎水,在PVC中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相容性。無機柱撐蛭石由于有較大的比表面積而具有較好的吸附性能,主要用在污染物吸附領域。
中國科學家成功合成可見光驅動煤制油高xiao催化劑
日前,記者從中科院理化所獲悉,該所研究員張鐵銳團隊及合作者成功合成一種煤制油催化劑,這種催化劑實現(xiàn)了常溫常壓可見光驅動一yang化碳加氫制備高ji烴類。它是一種中孔材料,具有強堿性、大比表面積、高穩(wěn)定性及結構和堿性可調性,其活性取決于前驅體中x值及燒結溫度。相關研究結果發(fā)表在國際化學領域ding級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上,并被選為當期“熱點(hot paper)”向讀者重點推薦。
據(jù)該第yi作者趙宇飛博士介紹,CO加氫高溫高壓制備高ji烴類(又稱為費托反應)是煤間接液化技術之一,在第二次期間投入大規(guī)模工業(yè)應用,是替代石油,實施煤碳潔凈高值利用的重要技術,在工業(yè)和學術界引起科研工作者的極大關注。采用傳統(tǒng)辦法組成的大粒徑LDH因為沒有該催化活性位,沒有顯著的光催化活性。眾多費托催化劑中, Ru、Co、Fe基催化劑應用為。Ni基催化劑因為其C-C偶聯(lián)效率低下,更趨向于催化生成低值的,Ni基催化劑又被稱為化催化劑。介于費托反應重要意義,發(fā)展新的清潔、綠色的新型能源路線,特別在溫和條件下提高Ni基催化劑高選擇合成高附加值碳烴,依舊是一個挑戰(zhàn)。
相比傳統(tǒng)高溫高壓的熱催化轉化過程,太陽能光催化技術具有室溫常壓深度反應,可直接利用太陽能作為光源來驅動反應等獨特優(yōu)勢,已經成為一種理想的潔凈能源生產和污染治理技術而備受矚目。
研究人員通過簡單的煅燒—氫氣還原方法,將水滑石載體可控還原為Ni/NiO納米結構,成功實現(xiàn)了NiO納米層部分錨定Ni納米顆粒的調控,表面NiO層和Ni納米顆粒之間豐富的界面,改變了NiO/Ni納米結構的電子環(huán)境。經有機化處理的納米蒙脫土引入到氨綸制造中擴鏈劑組分,由于擴鏈劑與預聚體反應發(fā)生大量熱量將片層撐開、引入擴鏈劑單體分子后蒙脫土面層的間距擴大到2。該獨特的結構實現(xiàn)了可見光下CO的活化,進一步促進了催化劑表面的C-C偶聯(lián),促進了可見光催化CO加氫制備高碳烴,且催化劑具有非常好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性。他們還通過理論計算和實驗結合的手段,進一步研究了催化反應機理。催化劑合成方法簡單,成本低廉,更重要的是,該催化過程采用常溫常壓等綠色低能耗工藝,提供了利用非太陽能驅動合成燃料化學品的可能性。
該團隊發(fā)展的低溫常壓可見光驅動CO加氫制備高ji烴類的催化劑策略,拓展了人們對于費托反應局限于Fe、Co基催化劑的認識,對熱催化反應工藝是一個補充,具有廣闊的理論示范和應用前景。
科技咖啡館再登通城 多位專家談“夾層化學”
濃濃的咖啡、輕柔的音樂、面對面的交流……12月18日晚,由英國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與江蘇省、南通市科協(xié)聯(lián)辦的“科技咖啡館”再次登陸通城。此次學術沙龍的主題是夾層化學在中國。
主辦方邀請了英國皇家化學會北京分會、國際代表,北京化工大學,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專家David G.Evans和南通大學的吳東輝,與南通市科技愛好者一起探討在中國的夾層化學及其廣泛應用,并就此話題與現(xiàn)場聽眾展開深入交流。
David G.Evans此次是第二次來南通,他說南通的環(huán)境非常優(yōu)美。于建國介紹,針對上述問題,華理鹽湖中心在前期研究中攻克了濃鹽水硬度元素分離及資源化等關鍵技術與裝備難題。對于夾層化學在中國這樣一個深奧的科學話題,DavidG.Evans另辟蹊徑,從三明治開始講起,他說三明治是一種簡單常見的西方食物。盡管這種食物的結構簡單,使用不同的面包和中間填充的餡料會使得三明治的口味千變萬化。有沒有想到過三明治結構在化學材料當中的應用?接著David G.Evans為大家展示如何使用化學三明治結構生成新的金屬氫氧化物(LDH)材料,以及如何利用層、層與層間不同化學成分(類似三明治中的面包與填充物)使其達到不同性質與應用。在給定的化學層之后,也可通過夾層反應來改變層與層間的化學物。他說,在中國,對于夾層反應的使用已有很長的一段歷史,薄胎瓷的制造過程就依賴于夾層反應。吳東輝從水滑石類化合物的特性來談夾層化學,讓大家了解到夾層化學物質在、日常生活、污水處理等很多方面都有應用
環(huán)保材料在電纜料中的應用
阻燃劑
PVC中的氯含量高達56%,是自熄性聚合物,其氧指數(shù)達45%。經過理論核算和試驗結合的手法,進一步證明了外表摻雜的氧缺點作為雜質能級,影響了Zn原子周圍電子軌跡密度,進步了對CO2吸附才能,促進了光催化復原反響。而象PE這樣的聚烯烴類材料的氧指數(shù)一般為17.4%。這對環(huán)保型阻燃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應用較多是Al(OH)3/Mg(OH)2阻燃體系,它的阻燃作用主要基于脫水吸熱效應。Al(OH)3在200-300℃分解,吸熱量為1794J/g;Mg(OH)2在340-490℃分解,吸熱量為785.4J/g,Al(OH)3與Mg(OH)2兩者一起加入,除可自發(fā)揮作用,如分解吸熱、生成水蒸氣沖淡可燃氣體濃度、殘渣沉積在塑料表面隔離氧化外,Mg(OH)2:有炭化作用,而Al(OH)3也有促進Mg(OH)2的炭化作用,二者的jia比例大約是2:1。就Al(OH)3/Mg(OH)2阻燃體系而言,要添加60份以上才能達到較好的阻燃效果,這對材料的力學性能和熔體流動性會產生很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