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周氏嚙小蜂繁殖習性
周氏嚙小蜂(ChouioiacuneaYang.)1年發(fā)生7代,以老熟幼蟲在美國白蛾蛹內越冬,群集寄生于寄主蛹內,其卵、幼蟲、蛹及產卵前期均在寄主蛹內度過。雌蜂平均懷卵量270.5粒,雌雄比為44∶1~95∶1,人工接蜂時雄蜂可忽略不計。用鋒利的刀片在柞蠶繭的一端削一開口(不要完全削掉),接蜂后要回蓋上所削下的部分,并用皮筋捆牢,以防接進去的周氏嚙小蜂雌蜂逃逸。冬季無滯育現(xiàn)象。成蜂在寄主蛹中后,先進行交配(無重復交配現(xiàn)象),隨后咬一“”孔爬出,其余的成蜂均從該孔而出。剛的成蜂當天即可產卵寄生。從卵產入寄主蛹中至成蜂、咬破寄主蛹殼出來這一時期的有效積溫和發(fā)育起點溫度分別是365.12日度和6.14℃。人工繁殖時可用當天“”出來的雌蜂接蜂,或“”出后1天~2天的雌蜂接蜂。接蜂后,雌蜂異?;钴S,迅速爬到寄主體上,伸出產卵器,試探著刺入寄主蛹中,然后產卵
蜂種來源與復壯
為了防止恒溫下人工繁殖周氏嚙小蜂蜂種退化,影響防治效果,在人工繁殖5~6代后需收集自然界的周氏嚙小蜂進行復壯。腹部背觀卵圓形,背面及腹面均生有密毛,寬度與長度都比胸部顯著為小(寬23∶28,長28∶36)。收集方法:一是將美國白蛾蛹放入廣口瓶中,掛于林間,6天后收回飼養(yǎng);二是用合適的紗網(wǎng)罩住美國白蛾喜食的寄主植物,內投放多頭白蛾幼蟲,待其化蛹自然界中的周氏嚙小蜂寄生后收回飼養(yǎng),即可得到自然繁殖的周氏嚙小蜂雌蜂。
周氏嚙小蜂
一、放蜂方法
用鐵釘穿過繭上剪開的繭皮,釘于樹干胸高處,后的成蜂自由飛翔尋找寄主。周氏嚙小蜂水平飛行距離一次為45米,垂直飛行一次為35米。根據(jù)畝放蜂量的多少,布置放蜂點要均勻,點與點水平距離在50米以內。
二、禁忌
禁止雨天放蜂;禁止將蜂直接放于地面,以防蟻類取食。
想了解更多產品信息您可撥打圖片上的電話進行咨詢!
周氏嚙小蜂為寄蛹生蜂,成蟲體長1毫米左右,無蜂針,不攻擊人,1年發(fā)生7代,以老熟幼蟲在美國白蛾蛹內越冬,群集寄生于寄主蛹內,其卵、幼蟲、蛹及產卵前期均在寄主蛹內度過。林間釋放時間周氏嚙小蜂寄生美國白蛾蛹,防治效果好壞決定于放蜂時間是否與美國白蛾蛹的發(fā)育期吻合。成蜂在寄主蛹中后,先進行交配,隨后咬出“”孔爬出,尋找寄主產卵寄生。 園林綠地中釋放的周氏嚙小蜂,是由專門的實驗室進行人工培育,被培育在柞蠶蛹里面,每蛹里面住著近5000只小蜂。將其懸掛于樹干,小蜂飛出,一旦發(fā)現(xiàn)美國白蛾,就把卵寄生其蛹內,吸其營養(yǎng),從而美國白蛾蛹的營養(yǎng)成分,達到消滅美國白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