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過后半月左右,廣玉蘭尚處于休眠期,樹液流動慢,新陳代謝緩慢,此時即可移栽。移栽后,當晚春氣溫回升時,根系首先萌動生長修復(fù),加上精心管理,基本不會響廣玉蘭當年生長,加梅雨季節(jié)降雨量大,空氣濕度高,此時移栽的廣玉蘭成活率非常高。廣玉蘭怎么養(yǎng)殖2月中旬,廣玉蘭種子和濕沙被移入溫室,夜間溫度由一層薄膜和一層小拱形棚子及草簾控制,夜間溫度不低于15℃,白天溫度不高于25℃。但移植時要注意選在陰天或多云天氣,盡量避免暴雨或高溫天氣。土球:土球大小是廣玉蘭大樹移栽成敗的關(guān)鍵。在華東地區(qū)一般土球直徑為樹木胸徑的8 倍至10 倍,這樣可以保證根系少受損傷,易于樹勢恢復(fù)。土球過小則根系損傷嚴重,造成吸水困難而影響樹木成活。土球應(yīng)挖成陀螺形,而非盤子形和圓錐形,土球應(yīng)用草繩扎緊,以免運輸途中土球松散。水分:廣玉根為肉質(zhì)根,極易失水,因此在挖運、栽植時要求迅速、及時,以免失水過多而影響成活。廣玉蘭移栽后,次定根水要及時,并且要澆足、透這樣可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而有利于大樹成活。若移植后降水過多,需開排水槽,以免根部積水,導(dǎo)致廣玉蘭爛根。修枝摘葉:通過修枝摘葉,可減少水分蒸發(fā),緩解受傷根系供水壓力。
只要移栽成活,接下來的管理就很方便了,因為在我國南方的大部分地區(qū),廣玉蘭都可以良好地適應(yīng),尤其是長江流域,更是適合它的生長。由于廣玉蘭枝葉繁茂,新栽的幼苗水分蒸騰量大,易受風(fēng)力傷害,移栽時應(yīng)立即剪下葉子。所以如果考慮用廣玉蘭造林的話,只需要解決了移栽這一難關(guān),下面就不會有太多的挑戰(zhàn)了。一般來說,越小的苗,移栽就越容易成活,故而選擇小苗造林,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但成活率高,而且投入的成本也低。以目前的行情來看,選擇五公分的苗比較合適,每株在一百二十元左右。倘若選擇大苗的話,不但移栽很困難,成活率沒有保證,而且價格也貴上幾倍甚至十多倍,比如八公分的苗,就要近五百塊才能買到,而十二公分的大苗,就得超過一千塊了。
仲夏時節(jié),高新區(qū)的廣玉蘭花已經(jīng)完全盛開了,一朵潔白的花朵若隱若現(xiàn)地綻放萬綠叢中,給六月里的高新區(qū)帶來了一絲清新。走進科技一路,道路兩旁的廣玉蘭樹姿雄偉壯麗,葉闊蔭濃,遠遠望去,潔白碩大的花朵各自在枝頭上悄然綻放,井然有序,絲毫沒有春日百花那般的爭先恐后。秋季移栽時,選擇包樹布:在秋季移栽廣玉蘭時,對樹木包裹包樹布的目的就是為了保溫,防止廣玉蘭的樹干等部位發(fā)生凍害,所以此時選擇包樹布要盡量選擇保溫效果較好的。偶有微風(fēng)拂過,暗香浮動,令人為之陶醉。與白玉蘭在初春開花,先花后葉不同,廣玉蘭則是初夏開花,花葉同放,其開花的時候,樹勢雄偉,花大清香,就是像荷花開到了半空中一般,故而得名“荷花玉蘭”。據(jù)悉,廣玉蘭因四季常青,抗性較強,被廣泛應(yīng)用于園林綠化建設(shè)中,常用于庭院、公園及道路綠化等。近年來,高新區(qū)按照“主題大道”及“一路一品”的模式,種植了多種景觀樹,增加城市綠化景觀色調(diào),打造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城市主干道,著力于為全體市民建設(shè)一個宜居宜業(yè)的“花園之城”。據(jù)統(tǒng)計,高新區(qū)的廣玉蘭主要種植在科技一路、博士路(西部大道到時代廣場段),各大公園也有零星栽植,全區(qū)共計種植2000余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