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歐洲火焰紅櫟
科 屬:殼斗科櫟屬形態(tài)特征:落葉大型喬木,樹高20-22米,高度可達30米,冠幅18-22米,胸徑60-90cm。幼樹卵圓形,隨著樹齡的增加漸變?yōu)閳A形。葉片橢圓形,7-11裂,長11.5-21.3厘米,葉寬10-15厘米,對生,葉柄長2.5-5.0厘米,新葉棕紅色,夏季葉濃綠色,有光澤,秋季葉片火紅色或亮紅色?;鹧婕t櫟是全日照喬木,充足的光照可以使秋季葉色更加鮮艷。嫩枝呈綠色或紅褐色,第二年轉(zhuǎn)變?yōu)榛揖G色,樹皮光滑細(xì)膩。雄性柔萸花序,花黃棕色,下垂、4月底中旬開放。果實,堅果,長1.6-2.3厘米,棕色。歐洲紅櫟是北美紅櫟的一個變種,它除具有北美紅櫟的優(yōu)點外,還具有生長快、樹皮光滑,葉片大,變色好等特點。歐洲火焰紅櫟因其種源地在歐洲,秋季色彩又像一團火,故稱其為歐洲火焰紅櫟。
火焰紅櫟 管理,三月初,對頂芽弱的植株打頭,剪口為一厘米左右,到發(fā)芽時復(fù)查,選留較好的芽。(注:年在二米處打頭,第3年應(yīng)在三,四米處再打剪)。五月份,護芽,在嫩枝木質(zhì)化前,用紙板包裹護直。七月份時,第二次護芽,這時枝條雖木質(zhì)化但很柔軟,護直,修剪側(cè)枝時,應(yīng)與主干留1厘米左右距離。春季發(fā)芽前施肥一次,量少即可,肥為佳;秋季九月下旬時,施基肥量大,用雞糞或豬糞,使其春季長勢旺。山東大部分地區(qū)不缺磷,用60%的氮素肥料,和酸性肥料為佳。
火焰紅櫟繁育,春季皮接:砧木不能小于1cm,選用休眠期的接穗,成活率為10%。嫩枝皮接:一般為6月份采用嫩接穗,成活率約為80%,但可用的接穗少。夏季芽接:6月下旬至8月中旬進行芽接,成活率高但長勢弱。夏季扦插:6月份至8月份進行扦插,是經(jīng)濟的方法,枝條越嫩成活率越高。種子繁育:變色差異大,但長勢好,需要秋季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