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模切模切工藝的相關知識
模切
模切工藝就是根據印刷品的設計要求制作專門的模切刀,然后在壓力的作用下將印刷品或其他承印物軋切成所需形裝或切痕的成型工藝。適用于以150g以上的紙為原材料的產品, 盡量避免貼近捫切線的圖案和線條。 金蔥就是在紙上先過一層膠水,再往膠水上撒金粉,精美的包裝同時也離不開包裝印刷,包裝印刷是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增強商品競爭力、開拓市場的重要手段和途徑。設計者應該了解必要的包裝印刷工藝知識,使設計出的包裝作品更加具有功能性和美觀性。不同的包裝材料會有不同的印刷工藝,收集整理本期內容為大家分享印刷工藝的相關知識
傳統打樣機打出的樣張所獲效果很不穩(wěn)定
1.生產效率:顧名思義,是單位時間內所生產的效益比。在打樣的速度上相比,數字單張打印所需的時間基本上是傳統打樣用時的50%,其結果也更為明顯。若拼版、曬版、沖印所需要的時間都忽略不計,單傳統打樣的單式打樣動作,單張打印平均需要30~40分鐘。而目前市場中的大幅面離精度打印機,單張打印速度則可控制在20分鐘以內。
2.使用成本:首先是設備購入成本。購置一套傳統的打樣設備,除必須提供與之配套的曬版,沖印設備外,熟練工以及相當規(guī)模的廠房也是必不可少的。而目前市場一套噴墨數字打樣設備,配備專業(yè)的色彩管理軟件。其置入成本根據所需幅面不同在2萬~7萬元之間。其次,打樣的終目的是為了能獲取終滿意印刷效果而增設的一道印刷流程。如拿傳統打樣與數字打樣相比,后者則更顯示出得天獨厚的技術優(yōu)勢。傳統打樣流程紛繁復雜,要與正式印刷流程一致,則必須先輸出菲林,待PA版曬好后再用打樣機輸出樣張,一旦所獲樣張與客戶的需求不符時那么就需要重頭再來,往往會造成較多耗材的浪費。
3.品質比較:傳統打樣的操作方式是半手動的,輸出樣張在墨量的控制及色彩把握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打樣工人的水平及經驗。也正因此,傳統打樣機打出的樣張所獲效果很不穩(wěn)定。據業(yè)內人士的介紹,在過去采用傳統打樣時,同一套分別拿出去打樣,獲得效果通常都不一樣。而數字印刷因其是自動化成像,所以較傳統打樣更為穩(wěn)定。當然,這里需要排除一些不確定因素,比如打印頭是否穩(wěn)定,是否需要頻鍛更換,或因使用非原裝墨水造成的打印機堵頭等現象。
版畫在包裝設計上的應用
中國古代有許多商人選擇用木版畫做商品包裝,直接使用印刷有店家信息和圖案的紙張對產品進行包裝,產品與店鋪之間可以得到統一,提高識別性。近代波普藝術中的絲網版畫無論從視覺還是理念上對平面設計都有很強的影響力,安迪霍沃爾將商業(yè)對象變成創(chuàng)作主體,使版畫藝術更加貼近大眾。如今為了繼承與發(fā)揚版畫藝術的傳統,天津包裝廠的設計師們尋找版畫在包裝設計應用的多種可能性,煥發(fā)它的創(chuàng)造力和社會審美價值。
提升視覺效果
對于版畫設計語言來說,銅板的線條構成、絲網的色塊拼接、木刻古樸的刀痕紋理、石板的細膩、綜合版自由的肌理、套色所產生的色彩碰撞等不同版種技法所產生的獨特視覺,都是包裝設計創(chuàng)意的源泉。
禮品盒制作打樣根據刀版結構需要對工業(yè)紙板進行開槽
禮品盒制作
禮品盒打樣根據刀版結構需要對工業(yè)紙板進行開槽,開槽角度根據內外盒的類型不同也需要具體調整,為保持禮品盒的整體裝卡精度,保證禮品盒不因裝卡局部擠壓發(fā)生變形,對禮品盒內盒的開槽角度多選在90°-100°之間,則殼板開槽角度多在100°-120°之間。在打樣時,工業(yè)紙板普通開槽均為對稱開槽,開槽若為100°,槽線左右兩側均為50°。為使打樣有更好效果,經多次對開槽角度改進試用,在禮品盒工業(yè)紙板均使用110°開槽角度的基礎上,在外殼側面左側開槽增加10°為65°,右側保持55°不變,此設計更利于禮品盒盒蓋的閉合,增加禮品盒的密封效果。在禮品盒打樣過程中可根據對工業(yè)紙板槽線除進行刀線或進行斷刀,可以使禮品盒直角處較為方正、禮品盒整體成型效果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