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旋轉窯生活垃圾焚燒爐:
此類設備主要構成圍進料口、冷卻水管、鋼制旋轉筒、排渣裝置等,在圓筒的內部放置耐火涂料,筒體以軸線方向微微傾斜。在垃圾處理過程中,垃圾從上方進料口進入,筒體緩慢的旋轉,使垃圾在筒中不斷翻滾后移,逐漸燃燒、冷卻、干燥后,從排渣裝置中將渣灰排出。在設備選型上,此種焚燒爐主要適用于工業(yè)固體垃圾焚燒,由于該設備的處理工序與環(huán)節(ji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燃燒時容易失控,對熱值較低的垃圾進行處理時燃燒難度較大。
生活垃圾焚燒爐爐渣化學性質分析
1、熱酌減率
熱酌減率是指焚燒爐渣經灼燒減少的質量占原焚燒爐渣質量的百分比。依據(jù)CJJ90—2002《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程技術規(guī)范》,爐渣熱灼減率應控制在3%~5%。本次實驗利用馬弗爐600℃進行爐渣的熱酌減率實驗,結果表明:除樣品3生活垃圾焚燒爐渣熱酌減率為3.1%外,其余地區(qū)焚燒爐渣熱酌減率均低于3%,說明當前各地區(qū)垃圾焚燒場焚燒充分,有機物燃燒徹底。
2、浸出毒性
由垃圾焚燒爐渣浸出毒性檢測結果見表可知:六地區(qū)生活垃圾焚燒爐渣的浸出液毒性均遠低于GB5085.3—2007《危險廢物鑒別標準浸出毒性鑒別》,屬于一般固體廢棄物;與存量垃圾土相比,除鋅浸出含量低于垃圾土外,其余重金屬浸出含量均與其接近。無論爐渣或存量垃圾土,鋅浸出含量較高,均由于我國垃圾分類執(zhí)行效果不明顯,部分電池與生活垃圾混合丟棄。將爐渣的重金屬浸出含量與GB3838—2002《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Ⅴ類水標準和GB5084—2005《農田灌溉水質標準》進行對比,僅樣品6中Cr和樣品4、5中Pb浸出含量稍超出標準限值。因此,本研究涉及的生活垃圾焚燒爐渣可作為一般固廢進行處理,其處理或資源化利用時對環(huán)境造成危害的可能性不大。
生活垃圾焚燒爐對于煙灰的處理技術:
(1)自建飛灰填埋場進行填埋處置。
該市在建設該垃圾綜合處理廠時,就同時配套建設了飛灰填埋場一期填埋庫區(qū),位置設置在垃圾焚燒廠的北側,占地面積34.7畝,總投資2400萬元。該填埋場的一期庫容大約為10.85萬m3。該項目在2014年11月份的時候進行立項,2015年9月份的時候開始動工,2017年1月份的時候完成了主體工程建設,1月10日通過環(huán)保驗收,開始投入使用。
(2)實行飛灰減量化處理。
飛灰源頭減量化乃是降低飛灰傳播的重要途徑。因此該市也在該方面下足了功夫,積極聯(lián)合研究院所,開展飛灰減量化處理。在2016年1-4月份,通過和研究院所的配合,運用GY-I型的飛灰穩(wěn)定劑,不需要添加水泥,就能夠進一步降低飛灰的產出量,利用該穩(wěn)定劑處置后,和原工藝相比較,能夠降低飛灰產出量約為20%左右。
(3)利用廢棄石窟填埋飛灰穩(wěn)定物。
該市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運用廢棄石窟生態(tài)修復技術,以此來實現(xiàn)對飛灰的處置。該市選擇垃圾處理廠西北側位置的廢棄石窟,投資4900萬元,對該石窟進行整平、防滲處理以及做好相應的排水措施,然后將垃圾焚燒廠經過穩(wěn)定劑處理之后的飛灰穩(wěn)定物、爐渣以及建筑垃圾等填埋在該石窟位置,當填埋到設計標高的時候,采取封場施工,并將一些植物種植在其上面,不僅實現(xiàn)了對飛灰的有效處理,還有助于美化環(huán)境,真正做到了生態(tài)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