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遠離污染物避免有害物質的污染
遠離污染物 避免有害物質的污染,如腐蝕性液體,所以應經常保持跑道清潔。盡量避免碳酸飲料潑灑在跑道上!避免接觸、化學物品。 熱源、煙火 避免煙火,隔離熱源,杜絕煙蒂火種等。過高的熱量會導致塑膠跑道起鼓,變形。如遇煙火等更會對塑膠跑道造成直接破壞。膠面的實鋪厚度是指從膠底至表層膠粒的中心,一般從兩方面控制。塑膠跑道施工一般工序:01清除場地內的垃圾,清掃積水,晾干后,用吹風機將場地內的塵土吹凈。首先通過立模進行厚度尺寸的預檢,對基層局部高出的地方進行修砍或錘擊進行夯低。如果高出不多,可采用平刮尺上加卡具離模刮漿來保證厚度,根據(jù)新國標GB36246-2018要求平均厚度要達到13mm以上。
無空氣檢測標準在新國標實施
標準不清晰,無空氣檢測標準
在新國標實施前,中小學校塑膠跑道所參照的標準是2005年發(fā)布實施的《中小學體育器材和場地1部分: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GB/T198511-2005)。這一標準中對跑道的外觀和規(guī)格、標志線、平整度、厚度、坡度、物理機械性能及相應的檢驗方法均做了規(guī)定,在涉及安全衛(wèi)生方面,提出的要求是“符合國家相關標準”。鋪設塑膠跑道的膠面后會出現(xiàn)局部起泡脫殼的現(xiàn)象,是因為塑膠跑道的基層密實度控制的不合理,因此需要嚴格控制塑膠跑道的密實度,防止因為瀝青基礎層自身嵌擠不實,而發(fā)生脫殼脫層現(xiàn)象,塑膠跑道的表面氣化,嚴重時甚至基礎面層被拉斷。
我國塑膠跑道開始主要應用于運動比賽場地。但隨著國家對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教育產業(yè)的投入不斷加大,高等院校、中小學、幼兒園等教育學校升級改造,使用起運動保護功能更好的塑膠跑道材料。全塑性塑膠跑道一般鋪裝在水泥混凝土或者瀝青混凝土基礎上,特別是混合型塑膠跑道和復合型塑膠跑道等跑道面層為密封成型的跑道面層時,對基礎的要求則更為嚴格把關,將一切有影響于鋪裝后造成質量問題進行排查處理。但是一些不良作坊采用不合格材料施工,使跑道質量堪憂,而正在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的兒童也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有毒污染物的傷害。
含水率檢測方法
1 塑料薄膜法:用45cm×45cm塑料薄膜平放在混凝土表面,用膠帶紙密封四邊16小時后,薄膜下出現(xiàn)水珠或混凝土表面變黑,說明混凝土過濕不宜施工。
2 測量點:半圓區(qū)內各設3個點,直道各設3個點,根據(jù)不同情況,在伸縮縫交叉口上,建筑物或樹蔭處加設若干點。
針對于水泥混凝土的地面時,我們一般采用平整度檢測方法:
1 平整度:指用3m距離內的較大凹陷表示的水泥基層的平整程度?;A應有一定的平整度:合格率在85%以上,3米直尺誤差5mm 。
2 檢測儀器:3m直尺,尺長精度為±3mm,尺的底面平直無缺陷;塞尺高度0~25mm,精度為±1mm。
3 檢測步驟:以跑道的分界線為界,沿橫向與縱向每3m標一個點。將3m直尺輕放于任何相鄰兩點之間,用塞尺測量較大局部凹陷不超過5mm,即為合格點。每組測量總測量點不應少于40個。標出凹陷的部位和深度,以備找平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