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當頂棚或墻面表面局部采用多孔或泡沫狀塑料時,其厚度不應大于15mm,且面積不得超過該房間頂棚或墻面積的10%。
2.除地下建筑外,無窗房間的內(nèi)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除A級外,應在規(guī)定的基礎上提高一級。
3.圖書室、資料室、檔案室和存放文物的房間,其頂棚、墻面應采用A級裝修材料,地面應采用不低于B1級的裝修材料。
下列部位宜設置水幕系統(tǒng):
1、特等、甲等劇場、超過1500個座位的其他等級的劇場、超過2000個座位的會堂或禮堂和高層民用建筑內(nèi)超過800個座位的劇場或禮堂的舞臺口及上述場所內(nèi)與舞臺相連的側(cè)臺、后臺的洞口;
2、應設置防火墻等防火分隔物而無法設置的局部開口部位;
3、需要防護冷卻的防火卷簾或防火幕的上部。
注:舞臺口也可采用防火幕進行分隔,側(cè)臺、后臺的較小洞口宜設置乙級防火門、窗。
自帶電源非集中控制型系統(tǒng)工作原理
自帶電源非集中控制型系統(tǒng)在正常工作狀態(tài)時,市電通過應急照明配電箱為燈具供電,用于正常工作和蓄電池充電。
發(fā)生火災時,相關防火分區(qū)內(nèi)的應急照明配電箱動作,切斷消防應急燈具的市電供電線路,燈具的工作電源由燈具內(nèi)部自帶的蓄電池提供,燈具進入應急狀態(tài),為人員疏散和消防作業(yè)提供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
地下建筑火災逃生與自救
1、地下建筑一旦發(fā)生火災,要立即開啟排煙設備,迅速排出地下室煙霧,以減低火場溫度和提高火場能見度;
2、迅速撤離險區(qū),采取自救或互救手段疏散到地面、避難間、防煙室及其他安全地區(qū);
3、滅火與逃生相結(jié)合,嚴格按防火分區(qū)或防煙分區(qū),關閉防火門,防止火勢蔓延或封閉窒息火災,把初起之火控制在較小范圍內(nèi),并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將其撲滅;
4、在火災初起時,地下建筑內(nèi)有關人員應及時引導疏散,并在轉(zhuǎn)彎及出口處安排人員指示方向,疏散過程中要注意檢查,防止有人未撤出。逃生人員要堅決服從工作人員的疏導,決不能盲目逃竄,已逃離地下建筑的人員不得再返回地下;
5、逃生時,盡量壓低姿勢前進,不要做深呼吸,盡可能用濕衣服或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煙霧進入呼吸道;
6、萬一疏散通道被大火阻斷,應保持冷靜,盡量想辦法延長生存時間,等待消防隊員前來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