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一般蚊子飛行時每秒翅膀震動594次左右;這樣的振動,使我們在蚊子飛行時會聽到“嗡嗡”的聲音??谄鳛榇涛?,像一根極細的注射針頭。大部分種類雌蚊的口器都適合刺吸血液。蚊體表覆蓋形狀及顏色不同的鱗片,使蚊體呈不同的顏色。這是鑒別蚊類的重要依據之一。翅脈上也有鱗片,翅后緣有緣鱗。多為夜行性動物。體重約為2~2.5mg,一條后腿僅重約0.25mg。蚊子有22顆牙齒。只有一對翅膀,另一對退化為平衡桿。
蚊喙為刺吸式口器, 是傳播病原體的重要構造。由上內唇(上唇咽)、舌各1 個,上、下顎各1 對,共同組成細長的針狀結構,包藏在鞘狀下唇之內。上內唇細長,腹面凹陷構成食物管的內壁,舌位于上內唇之下,和上顎共同把開放的底面封閉起來,組成食管,以吸取血液。舌的中央有一條唾液管。上顎末端較寬如刀狀,其內側具細鋸齒,是蚊吸血時首先用以切割皮膚的工具。
絕大多數昆蟲學家認為這只是一個傳說。為了制作“血液彈”,你需要切斷蚊子負責傳送過飽信息的腹神經索。切斷之后,腹神經索無法通知大腦,胃已經吃飽了,因此蚊子會繼續(xù)吸血,直至將自己撐死。一名研究人員發(fā)現,蚊子不知道自己是否吃飽,即使在內臟爆裂之后仍繼續(xù)吸血。并非所有蚊子都叮咬人類并吸是血液,也并非所有蚊子都傳播疾病,公蚊子便是這樣的“善類”。公蚊子完全以花蜜和其它植物液體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