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刺槐樹皮厚,暗色,紋裂多;樹葉根部有一對1~2mm長的刺;花為白色,有香味,穗狀花序;果實為莢果,每個果莢中有4~10粒種子。刺槐木材堅硬,耐腐蝕,燃燒緩慢,熱值高。刺可食用。在剌槐春、秋2季都能造林。造林方法因地而異。在冬、春季多風、比較干燥寒冷的地區(qū),可在秋季或早春采用截干造林;在氣候溫暖濕潤而風少的地方,可在春季帶干造林。剌槐發(fā)芽遲,春季待芽孢綻放時造林成活率高,造林時間以秋季落葉后至土壤封凍前為宜。所有刺槐樹當中泓森槐生長快,被稱為刺槐樹。
刺槐是黃土高原主要造林樹種之一。由于其適應性強、生長快、易繁殖、抗旱、貧瘠,已成為水土保持的先鋒樹種。近年來,我國對刺槐人工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分平衡和養(yǎng)分循環(huán)方面,而對刺槐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很少。研究區(qū)的樣地是從陜西省耀縣柳林林場選取的,該林場人工造林已有多年。該林場位于姚縣西北部,東鄰銅川市角坪林場,南以王文山和高山槐林場為界,西與格爾源林場、北與旬邑馬蘭林場接壤。地理位置在東經108° 45′至108° 55′和北緯35° 00′至35° 20′之間。林場東西長約30公里,東西寬近25公里,總經營面積40,297 hm2。
選擇刺槐作為砧木。樹液在春天流動時進行嫁接,采用切割和劈接。
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刺槐砧木,砧木的胸徑為8-12厘米,先從1.5-2.0米的高度將砧木切割,用快刀將截面切割8厘米左右,切割口需穿過砧木的髓部,然后將切割好的楔形接穗插入切割口,將砧木與接穗形成層對齊并綁扎。根據(jù)砧木的厚度,可以嫁接2-3個接穗,以保證成活率。嫁接后,在嫁接物上套一層白色透明塑料薄膜,將嫁接物扎緊,減少接穗水分的蒸發(fā),也有利于提高溫度、保持濕度和促進發(fā)芽。
當接穗發(fā)芽,新芽長3.5厘米時,在封套上開一個小孔通風,當新枝長6厘米時,將封套去掉。
此外,修剪可以切斷病蟲害的枝干,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修整的要求是:a .修整口應光滑,不留殘樁。根據(jù)樹木的特點進行修剪。有些樹生長迅速,發(fā)芽勢強,可以重新修剪;其他的很難形成,只有少量的樹枝可以修剪,而且樹的形狀不會被破壞。還有一些只能變薄而不能修剪。此外,根據(jù)季節(jié),修剪量應隨時間而變化,夏季多修剪,春秋季節(jié)少修剪。c、修剪樹冠不能影響交通、行人和交通信號設施等。4.扶正和種植:眾所周知,扶正和種植是必要的。然而,有時種植時很容易粗心大意,傾斜種植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多注意點。主要是種植后傾斜,會發(fā)生倒伏或影響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