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漁具去除異味的幾個技巧,方法很實用
漁具的異味困擾著很多釣魚人,尤其是一些有車的釣友。漁具的異味也是很多老婆不贊成老公釣魚的直接原因之
用EVA材料裝餌料和魚
EVA材料的包好處就是不透水,現(xiàn)在EVA材料的魚包有很多,而且也比較便宜。我們釣完之后的魚護、漁獲、沒有用完的餌料都可以放到EVA材料的魚包里面,這樣就不會漏水出來。不論是提到家里還是提到車上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到家之后,直接提到洗手間里面,洗干凈之后再拿到陽臺吹干,那真是一點異味都沒有!
用完的漁具洗干凈
我們用完了的桿子、釣椅、餌料盆、魚護包、魚護等都是會殘留一些餌料、魚兒的粘液、魚鱗等等。雖然看起來不怎么臟,但是只要你收起來放到車上幾天不管的話還是會有很大的味道。
正確的做法是哪怕累一點也要把漁具洗干凈之后再走然后到家了之后拿出來晾干然后再收好。這樣做的好處不止是去除異味,對漁具的壽命也很有好處,很多釣友的桿子釣沒多大的魚就爆了,這就是平時不注重清洗和保養(yǎng)的結(jié)果。
切記!不要用去味劑!
尤其是樟腦丸這些,千萬不要和漁具放在一起,尤其是放在魚護包里面。樟腦確實比較容易去除異味但是一旦被它粘在餌料上面十有會打龜,哪怕粘在魚護上面放在岸邊也會影響窩子里面的魚兒。
大部分去味劑都是容易揮發(fā)而且有驅(qū)蟲殺蟲功能,同樣的魚兒對這些味道也很不喜歡!只要你在窩子里面放一顆樟腦丸,可以說好幾天魚獲都不會好,哪怕是爆護位。
魚漂的特點,適用范圍,以及注意事項
技術(shù)發(fā)達的今天,魚漂種類繁多各式各樣,性能差異巨大,用途廣泛,多為化學材料制成,也有一些采用了天然原料,如動物的羽毛,木材,竹子等制作,樣式有立漂,直漂,風漂,球漂,錐漂,熒光漂,星漂等下面說說幾種常見漂的特點和適用范圍注意事項。通草漂:通草漂指的是用通草這種植物的莖制作的魚漂,通草莖纖維含量高,空腔密封好,浮力大,能夠快速定位適合競技釣,但是通草莖干燥后,不小心擠壓就會產(chǎn)生裂痕,導致空隙進水無法使用。
球形浮漂:球形浮漂指的是形狀為圓形或者橢圓形的浮漂,球形浮漂體積一般較大,入水后就算距離較遠也能提供較強的視覺效果,適合海釣或者在廣闊的緩水區(qū)域適用,在提供較大福利的同時,還能滿足遠距離觀察咬鉤情況。巴沙爾漂:巴沙爾漂顧名思義采用輕質(zhì)的巴沙爾木制作,優(yōu)點是質(zhì)地輕,反應敏捷,浮力大,適合大部分淡水環(huán)境,缺點是由于纖細不結(jié)實容易損壞。立式浮漂:立式浮漂為常見的央視,有紡錘形,辣椒形,棍形,傘形各種,靈敏度高,魚兒一咬鉤魚漂就有反應,適合釣輕口魚或吞咽較緩慢的魚類。七星漂:七星漂堅固,靈敏,上魚后反應清晰,七星漂一般一串六個,按情況調(diào)整間距均勻散開,釣魚時一般沉二浮四,但是缺點就是每次更換釣場使用調(diào)整麻煩,需要一定的經(jīng)驗,還有就是距離較遠時不好辨認。
什么是臺釣:臺釣,實際上就是指的臺灣釣魚技法,本質(zhì)上是一種手竿釣法(也是一根桿子一根線兩個鉤子嘛)。那為什么我要如此推崇臺釣呢,因為臺釣和傳統(tǒng)釣法的中魚思路是完全完全完全不同的!2、先說說傳統(tǒng)釣法,大家看上面這個釣組圖。傳統(tǒng)釣法和臺釣不同有兩個:2.1一個是浮漂不同,臺釣的漂靈敏,但是遠了就看不清了,傳統(tǒng)釣的漂(上圖用的是七星漂這個我們暫且不管他,看之前我貼的傳統(tǒng)漂的圖)清晰、遠了能看見,但是靈敏度差。
2.2另一個就是釣組的不同,大家看上圖能發(fā)現(xiàn),臺釣的鉛墜是懸浮在水中的,傳統(tǒng)釣的鉛墜是沉在水底的。只需要很小的一個力,就能使臺釣的漂發(fā)生變化,而傳統(tǒng)釣起碼需要一個大于鉛墜自身重量的力才能使漂發(fā)生變化。其實,耐心看到這,你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我反反復復反反復復的在強調(diào)臺釣更靈敏,但是這個靈敏為什么會導致“思路是完全完全完全不同的!”呢?
釣魚的時候盡量不要大聲喧嘩.。在自然水域這種外來干擾音,魚是很警覺的,魚的視力不佳但聽覺和嗅覺是很佳的,當有怪音怪聲時再好的餌料也拒吃。
提竿要輕。
這個輕不是指輕輕提起,而是指力度及方法。我們一些新手和部分老手在提竿時,用力過猛不論水多深一下子就能把鉤子提出水面,先不說上不上魚,就用力過猛水線聲音會影響釣點及周邊魚進窩,影響上魚量,在垂釣過程中也會影響左右臨位的上魚,所以在提竿時,手臂發(fā)力要有度。
請勿盲目追求。
基本功沒學好就急于追求新釣法。比如:拉餌速釣.跑鉛底釣.三目一線.釣陰口.釣加速.釣停頓等等......以上的情況只是針對一些釣場的及特殊情況的一些釣法。它是根據(jù)懸墜釣法演變過來的,連懸墜釣法都不太明白如何去學釣陰口.釣加速.釣停頓.拉餌速釣.跑鉛底釣.三目一線?所以說基本功一定要練要學。
垂釣前期準備。
不要一聽見去釣魚,就急三火四地抓起漁具就走,到了釣場才發(fā)現(xiàn)不是餌沒帶就是漂忘了家里。教你一個好方法;把自己釣魚使用的東西按類別寫在一張紙上,全數(shù)入包臨行前再檢查一下真正做到有備無患。
不要盲目攀比心。
釣魚剛起步技術(shù)都還沒過關(guān),就攀比漁具檔次。換句話說;就算給你一套漁具,的釣組配比你又能是誰的對手?新手學釣魚首要的是學技術(shù),有了良好過人的技術(shù)再求裝備也不晚,盲目追求裝備檔次高低,即使買了也沒用機會,原因是很多裝備只是在特定的時候才能使用的。
運氣不等于技術(shù).
學到點技術(shù)去實踐,結(jié)果連連上魚,狂喜心以言表,自認為是技術(shù)的作用。其實不然,同樣的技術(shù)換個釣位或隔天再釣,是否一樣呢?。一個好的釣手除了有良好的技術(shù)外還要會總結(jié)經(jīng)驗。只有不斷運用所學的技術(shù),才能不斷的尋求發(fā)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