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釣點選擇
江河在不同的季節(jié)水位不同,釣點自然也有所變化,所以江釣的是了解做釣水域的寬度及深度。目前雖已立春,但還沒有任何春汛跡象,江河水位依然較低甚至干涸。因此如果江河水流比較平緩,水位較低,則需在水深一點的地方或洄水灣做釣。洄水灣是魚活動區(qū)域廣的地方,特別是在發(fā)大水時,上游的魚會隨著水流往下游,而下游的洄水灣就成了魚的停留地。
打窩
江河水域選點、做窩都有講究,因為流速快拋窩、做窩很容易被沖走,所以建議根據水流的速度在釣點上游進行拋餌打窩,再然后配合做釣。拋竿時建議拋在釣點的上游,這樣浮漂翻身,到底,不管是用餌料還是蟲餌,流到你的釣點區(qū)間時,只要你的窩子里有魚就有信號,但是你不能讓餌料無休止的流,因為釣點區(qū)間一大,不管是三米還是五米,如果魚的數量不是很多,那么獲得的信號就相對會少一些,建議把區(qū)間控制在一米到兩米;如果是平靜的水域,可以針對性的在你的正前方做窩,與水庫湖泊垂釣是一樣的。
由于今年天氣的原因,魚兒吃餌也比往年有所變異,天氣的忽冷忽熱,給魚兒造成很大影響,往年這時我們窩料餌料味型都是以清淡原味為主,但是今年很多釣友應該也都發(fā)現往往效果并不理想。
但如果窩料味型、餌料味型帶上一點點的腥味,如蠶蛹粉、魚骨粉等,但是要配比合理不能過重,一般占總餌料的百分之五就差不多了,按1:0.8的水開搓餌,1:1的水比開拉餌,這樣開餌你會發(fā)現,比用純的本味兒或者香味餌要好用的多。當然,釣友們也要根據你當地水溫、氣溫靈活運用,任何東西都是活的,都是可以靈活對待的,千萬不可一概而論。找到適合自己當地的味型餌料,那就是的。
初學者應該如何學好拋竿?
與其他作釣方式相比,臺釣更注重拋桿的精細和精準。主要原因是臺釣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釣魚方法,更注重技巧。此外,臺釣的拋桿與提桿頻率遠高于傳統釣魚法,因此更注重度。然后我們可以在一個小范圍內控制魚,并且每次都地在那個位置,也就是釣魚地點。
臺釣正確拋竿方法招:
有許多釣魚新手朋友不能很好地練習拋竿,有些人甚至因為技術不好而隨意拋竿。我相信每個人都能很快解決拋竿的問題。個技巧非常關鍵,拋竿錯誤基本上是因為沒有學好這個技巧。要點是,魚竿和魚線在投擲魚竿時必須處于放松狀態(tài),然后魚鉤誘餌將不是通過“緊彈射”而是通過“起重臂的浮動”落入釣點。
臺釣正確拋竿方法第二招:
第二招,可以說是一種進階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點是拋竿時要注意落地位置。這有兩個優(yōu)點:1。你可以看到魚鉤誘餌的著地位置是否準確;如果沒有,在浮子沉入水中之前,調整左右方向并校正位置。2.當魚鉤誘餌準確進入釣魚地點后,它可以立即發(fā)出一個桿壓動作,并按下風線,這可以節(jié)省幾秒鐘。我們應該知道,微妙的臺釣方法有時比得上速度,每一秒都至關重要。掌握了以上的想法和要領,你覺得拋竿還難嗎?
現在已經是秋季了,相比之前要涼快一些了,因此悶了一夏季的釣魚人,大家都開始拿起魚竿釣魚了。
而且湖庫當中的魚類資源比較多,不僅可以釣到心儀的目標魚,說不定還能有意外收獲!當然這是理想的狀態(tài)下,其實想真正的釣到魚,并沒有那么容易。原因呢很簡單,湖庫面積比較大,魚呢比較分散
秋季早晚的氣溫差別比較大,因此在湖庫釣魚的時候,盡量避開早晚垂釣。白天是不錯的選擇,原因呢很簡單,水溫相對比較適宜。垂釣的時候,建議早期釣深水區(qū),此時的水還是比較涼的,當太陽出來之后,釣友可以垂釣淺水區(qū)。
湖庫當中的魚比較分散,如果想釣好,自然就得先聚魚,唯有這樣釣魚不再難!所以打窩是必要的,當然打窩大家都會,這里不說如何去打窩。而是告訴大家如何選擇窩料,一般建議大家選擇大顆粒物料打窩,這樣可以滿足魚的需求,也可以更好的留魚。比如玉米粒配點顆粒,或者小麥配酒米等等。當然提早打窩,才能更好聚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