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生長結(jié)果習性
萌芽率低,成枝力較強。1年生枝條可形成腋花芽,腋花芽結(jié)果后大部分形成短枝枝組,也可形成1~2根壯條,結(jié)果早,豐產(chǎn)性好。
幼樹定植后第2年開始結(jié)果,密植條件下,第4~5年進入盛果期,每畝產(chǎn)量可達3500~4000kg。
物候期
在華東地區(qū),一般3月中旬萌芽,3月下旬花序開始分離,4月初開始出花,花期10天左右,6月上旬新梢停止生長,9月上旬果實成熟。11月上旬落葉,全年生長期230天左右。
適應性
適應性較強,抗寒耐旱,高抗梨黑星病、梨黑斑病、梨褐斑病,但對梨白病抗性差。
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采用生草與覆草的方式,在行間套種三葉草、紫花苜蓿等綠肥作物,待綠肥作物高至30~40cm時刈割,每年刈割2~4次,每次留茬高10cm,刈割下的生草覆于樹盤,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zhì)、調(diào)節(jié)田間小氣候環(huán)境及保持水土。
施肥管理:秋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施平衡型復合肥、中微量元素肥及活土君生物菌肥,開溝或撒施。全年追肥三次,萌芽肥,以氮肥為主,配合淋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花后肥,以氮、磷為主,配施硼、鎂、鋅等中微量元素,可噴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葉面型,以提高坐果率;膨果肥以磷、鉀、鈣肥為主,并結(jié)合噴施紅庫葉面肥,以提升果實品質(zhì);后期可噴施海精靈葉面肥,以提高葉綠素含量,促進花芽分化,并延遲葉片老化,推遲落葉時間。
栽植密度
試驗基地前期株行距為1米X4米和2米×4米,后期(6年后)改為2米×4米或4米×4米。授粉樹可選翠冠、南水等品種,授粉樹配置比例10:1。
2.3花果管理
為了節(jié)約養(yǎng)分,增大果個,在秋月梨的花序分離期(圖2)(徐州地區(qū)一般在3月底),要按一定的距離進行疏除花序。在實際生產(chǎn)中為了提高工效,一般按25厘米左右的距離留一個花序,其余的花序一律疏去。用混合花粉進行人工授粉,可以明顯增大果個。在秋月梨花開放25%時開始授粉。以天氣晴朗、微風或無風,上午9:00以后效果較好。選擇花序基部第~2朵邊花進行授粉。人工疏果時,首先將病蟲危害的、受精不良的、形狀不正的、葉磨果、朝天果、下垂果疏除。要留那些位于結(jié)果枝組兩側(cè)橫向生長的幼果。幼期果實向下生長的“下垂果”盡量不留。據(jù)生產(chǎn)上觀察,果實的果萼向下的成熟后果實個頭明顯偏小。謝花后30天開始套袋,一般是5月15日開始套袋,5月底完成。套袋時間盡量在上午8一11點和下午3—6點進行。以外灰內(nèi)黑的雙層袋為佳,規(guī)格一般為165毫米X 198毫米。套袋前要做濕口處理,并扎嚴袋口,防止梨木虱、康氏粉蚧、黃粉蟲等害蟲進袋危害。
第二次施肥在5月上、中旬施用夏肥(壯果肥);此時正值梨樹葉片大量形成期(亮葉期),且幼果開始膨大,并為6-7月份果實迅速膨大和6-8月的花芽分化提供足夠養(yǎng)分,施肥量較大,占全年50%左右,一般畝施尿素30千克,硫酸鉀30千克,人畜糞水4000千克左右。
第三次施肥在采果后(中晚熟品種應在采果前施)施用秋肥:主要為保護葉片提高花芽質(zhì)量,為來年豐產(chǎn)積累養(yǎng)分,施肥量占全年25%左右,一般畝施尿素15千克,過磷酸鈣30千克,人畜糞水3000千克。另外,若有機肥(人畜糞水等)數(shù)量不足,應加大化學肥料的用量,并配合微量元素肥料。
葉面施肥:每次噴藥時結(jié)合進行葉面施肥,可加入0.2%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花期噴0.1%硼砂等。